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動態 » 正文

云南省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簡本)

  作者: 來源: 日期:2007-05-08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及時、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撲滅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最大限度地減輕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對畜牧業及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保持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公眾健康安全。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國家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云南省動物防疫條例》、《云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1.3 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分級

    根據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將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分為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四個級別。

    1.4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畜牧業生產嚴重損失和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動物疫情的應急處理工作。

    1.5 工作原則

    (1)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2)快速反應,高效運轉。

    (3)預防為主,群防群控。

    2 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

    2.1 應急指揮機構

    省人民政府設立省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全省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

    省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省農業廳,負責指揮部的日常工作。

    各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的日常管理工作。

    2.2 專家委員會

    省農業廳組建突發重大動物疫情處理專家委員會。為應急管理提供決策建議,并參加應急處置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可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工作的需要,組建突發重大動物疫情處理專家委員會。

    3 疫情監測、預警與報告

    3.1 監測與預警

    各地要加強對重大動物疫病監測工作的管理和監督,保證監測工作質量。各級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提供的監測信息,按照重大動物疫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分析其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及時對可能預警的突發重大動物疫情進行預警,預警級別劃分為四級: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

    3.2 信息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可疑動物疫情時,必須立即向當地縣(市、區)以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縣(市、區)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赴現場診斷,必要時可請上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派人協助進行診斷,認定為疑似重大動物疫情的,應當及時將疫情逐級報告至省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并同時報所在地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

    4 應急響應和終止

    4.1 應急響應

    確認發生Ⅰ級、Ⅱ級動物疫情時,由省人民政府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統一領導和指揮或指導有關地區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應急處理工作。

    確認發生Ⅲ級疫情時,由州(市)人民政府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統一領導和指揮有關縣(市、區)、部門開展疫情處置工作。

    確認發生Ⅳ級疫情時,由縣(市、區)人民政府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組織有關部門開展疫情應急處置工作。

    4.2 應急終止

    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按照分級終止的原則,對疫情控制情況進行評估,采取終止應急措施,按程序報批、宣布應急終止。

    5 善后處理

    5.1 后期評估

    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撲滅后,各級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應在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組織有關人員對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處理情況進行評估。

    5.2 獎勵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參加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作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應當進行表彰;對在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中英勇獻身的人員,按有關規定追認為烈士,并對家屬進行撫恤。

    5.3 責任

    對在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預防、報告、調查、控制和撲滅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違紀違法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5.4 災害補償

    按照國家和省有關重大動物疫病災害補償的規定,對為撲滅或防止重大動物疫病傳播,其牲畜或財產受損失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補償。

    5.5 撫恤和補助

    各級人民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對因參與應急處理工作致病、致傷、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

    5.6 恢復生產

    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撲滅后,取消貿易限制及流通控制等限制措施。根據各種重大動物疫病流行的特點,對疫點和疫區進行持續監測,符合要求的,方可重新引進動物,恢復畜牧業生產。

    6 應急保障

    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發生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積極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突發重大動物疫情處理的應急保障工作。

    6.1 應急資源與保障

    6.1.1 應急隊伍保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由有關部門組成的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預備隊伍,且相對固定,具體實施撲殺、消毒、無害化處理等疫情處理工作。

    6.1.2 交通運輸保障

    運輸部門要優先安排緊急防疫物資的調運。

    6.1.3 醫療衛生保障

    各級衛生部門負責開展重大動物疫病(人畜共患病)的人間疫情監測、病人和疑似病人的隔離救治、可疑者的醫學觀察等,做好有關預防保障工作。各級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在做好疫情處理的同時應及時通報疫情,積極配合衛生部門開展工作。

    6.1.4 治安保障

    公安部門要參與做好疫區封鎖和強制撲殺工作,搞好疫區安全保衛和社會治安管理。

    6.1.5 物資保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應按照計劃建立應急防疫物資儲備庫,儲備足夠的藥品、疫苗、診斷試劑、器械、防護用品、交通及通訊工具等。

    6.1.6 經費保障

    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財政分級負擔的原則,為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資金保障。

    各級財政部門在保證防疫經費及時、足額到位的同時,要加強對防疫經費使用的管理和監督。

    6.2 技術儲備與保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專家委員會,負責疫病防控策略和方法的咨詢,參與防控技術方案的策劃、制定和執行。

    6.3 通信及信息與保障

    縣級以上指揮部應將車載電臺、對講機等通訊工具納入緊急防疫物資儲備范疇,按照規定做好儲備保養工作。

    6.4 培訓和演習

    各級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要對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預備隊的成員進行系統培訓。

    在沒有發生重大動物疫情的情況下,要有計劃地舉行演習,確保預備隊撲滅疫情的應急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6.5 社會公眾的宣傳教育

    各級人民政府應組織有關部門利用廣播、影視、報刊、互聯網、知識手冊等多種形式對社會公眾廣泛開展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知識的普及教育,宣傳動物防疫科普知識,指導群眾以科學的行為和方式對待突發重大動物疫情。

    7 附則

    7.1 預案更新

    本預案根據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形勢變化和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修訂。(云南日報)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