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糧不同蛋白水平對感染大腸桿菌斷奶仔豬的生長性能、腸道健康和腸道微生物區系的影響效應
本文研究日糧中不同粗蛋白水平對感染產腸毒素大腸桿菌(ETEC)K88的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腸道健康、腸道微生物區系的影響效應,試驗期14d。供試仔豬40只(5.32±0.24kg),2個日糧組,每組5個重復,每個重復4只:①粗蛋白22.5%;②粗蛋白17.6%+氨基酸。基于理想蛋白比率,2組日糧含有相同的代謝能和標準回腸消化賴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蘇氨酸、色氨酸。低蛋白日糧中添加異亮氨酸和纈氨酸使粗蛋白水平達到22.5%。斷奶后第8d,強飼6mL ETEC懸浮液(1010cfu/mL)。第7d、9d、10d、12d測定飼料消化和體重情況,14d測定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在感染的前1d、感染后第3d和第7d每個重復屠宰1頭試驗豬(屠宰10頭豬/d)來評定腸道形態、腸道微生物區系和代謝情況。感染前高蛋白日糧組仔豬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高于低蛋白組,感染大腸桿菌后兩組日糧的豬只生產性能相似。感染后第3d,低蛋白組的回腸沒有檢測到大腸桿菌,但高蛋白日糧的豬只80%都檢測到大腸桿菌(5.22±1.07cfu/g)。感染后第7d,與高蛋白日糧組相比,低蛋白組增加(P<0.01)直腸中梭菌目(73 VS 50%)、毛螺旋菌科(43 VS 18%)、瘤胃球菌屬(13 VS 3%)的比例。感染大腸桿菌前1d和感染后第3d、第7d,低蛋白組的仔豬盲腸食糜的細菌豐度和密度降低(P<0.05)。感染大腸桿菌前1d和感染后第7d,高蛋白組的仔豬盲腸食糜的氨氮濃度顯著增加(P<0.05)。高蛋白組增加感染前1d仔豬小腸隱窩深度,感染后3d小腸絨毛長度降低,感染前1d和感染后3d的絨毛長∶隱窩深降低。結論:日糧粗蛋白水平從22.5%下降到17.6%+氨基酸降低斷奶仔豬感染前生長性能,但是感染ETEC后低蛋白日糧提高生產性能并相對增加盲腸產丁酸細菌的數量。
關鍵詞:大腸桿菌K88;腸道形態;生長性能;蛋白;斷奶仔豬
譯者/劉 冰 校者/霍艷軍
譯自/J. Anim Sci. 2009. 87:2635~2643.
原文作者/F. O. Opapeju, D. O. Krause, R. L. Payne, M. Rademacher and C. M. Nyachoti
一周熱點
- 2022-07-292025年版《中國獸藥典》編制工作全面啟動!農業農村部副部長、第七屆中國獸藥典委員會主任委員馬有祥出席會議并講話
- 2022-07-29光明食品集團上海農場有限公司千萬羽禽蛋產業管理人才培訓班學員蒞臨豐尚參觀學習
- 2022-07-29湖南省飼料生產情況(2022年六月同比及環比數據)
- 2022-07-29我國大豆產業發展歷程及現狀
- 2022-07-28農業農村部就劉永好、羅良娟委員提出的關于穩定生豬產能降低周期性波動引導生豬產業平穩升級的提案及建議提出答復意見
- 2022-07-27喜報 | 中糧集團位列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23位,福臨門、蒙牛齊齊上榜
- 2022-07-27湖北省飼料工業協會2022年度第一批團體標準立項評審會順利召開
- 2022-07-272022年6月生豬產品數據
- 2022-07-27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農村部屠宰技術中心) 動物產品安全檢測室獲得CNAS認可證書
- 2022-07-272022年1-6月小麥進出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