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克萊姆森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對禽肉表面進行低溫急凍處理,并不能顯著降低其細菌殘留(例如沙門氏菌或大腸桿菌)。相比新鮮禽肉和全凍禽肉,其細菌殘留量并未有所下降。
實驗人員向雞胸肉中注射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并允許其定植,隨后對雞肉表面進行低溫急凍處理。當活細胞從急凍中恢復之后,再將其與冷藏肉或全凍肉進行比較。考慮到在加工廠中,細菌也常暴露在低溫環境下,因此向樣品注射的細菌也有常溫和低溫處理兩種。實驗結果表明,無論是在表面急凍還是全凍禽肉中,其常溫細菌或低溫處理細菌的含量并沒有明顯區別。同時,低溫急凍并沒有延長生雞胸肉的保質期,也沒有影響其顏色和肉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