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畜牧業司和全國畜牧總站近日在湖北武漢舉行2011年全國豬聯合育種協作組年會暨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授牌儀式,北京六馬養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養豬育種中心等13家種豬企業被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專家組評選為2011年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
據了解,目前我國生豬遺傳改良工作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對國外優良種豬依賴程度高,存在引進—退化—再引進—再退化的問題。實施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開展種豬自主選育與新品種配套系培育,可以逐步改變瘦肉型種豬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提高種豬自給率,確保生豬生產平穩發展所需的種源基礎,保障13億人口的豬肉消費需求,也可以減少種豬進口帶來的生豬疫病傳播隱患;同時,還有利于提高生豬生產水平和養殖效益,有利于增強我國養豬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遴選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就是實施《國家生豬遺傳改良計劃》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按照《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遴選標準》的要求,入選種豬場必須是原種豬場,并取得省級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種畜禽生產許可證》;有專門的育種技術部門和技術人員,技術人員須經過專門的種豬性能技術培訓;有完善的育種設施設備;核心群母豬數量必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長白豬600頭以上,大白豬600頭以上,杜洛克豬300頭以上;種豬體型外貌符合本品種特征,無遺傳缺陷和損征;種群健康狀況良好,符合種用要求;有明確的種豬選育方案,執行兩年以上,并有年度選育工作總結報告;場內種豬性能測定制度齊全,遺傳評估方法科學合理,擁有兩年以上的種豬生產性能測定記錄;系譜記錄齊全,主要經濟性狀測定數據完整有效,年測定種豬2000頭以上。
自2010年農業部實施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開展生豬聯合育種工作以來,已共計有37家種豬場被確定為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農業部計劃到2016年完成100家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的評估遴選,純種基礎母豬存欄達到10萬頭,形成相對穩定的國家生豬核心育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