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農業高層研討會的講話
(二○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中國畜牧業協會秘書長 沈 廣
尊敬的大會主席、中美農業界各位同仁:大家好!
非常高興有機會參加“中美農業高層論壇”,首先我代表中國畜牧業協會對本次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也非常感謝中美農業部能給我們中美農業同行提供面對面的交流機會,尤其是中美雙方高層領導為兩國農業合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
中國畜牧業協會是中國畜牧行業從業者的聯合組織,是中國農業領域產值最高、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社會組織,是2億多農牧民畜牧行業利益的代表者。下設豬、禽、牛、羊、鹿、兔、草、犬、駱駝、蜜蜂、毛皮動物、特種養殖等十二個分會。在構建中國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中發揮著“服務、協調、維權、自律、管理”等作用。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廣泛宣傳,增強會員畜產品質量安全意識
宣傳貫徹中國政府頒布的《畜牧法》、《動物防疫法》、《獸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通過協會舉辦“送科技下鄉”、“畜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推廣優質畜產品”等活動,強化企業是畜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和民眾的質量安全意識。使無公害畜禽產品標準及標準化生產技術在生產者中得到普遍的推廣應用。同時,利用新聞媒體,加大對畜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知識的宣傳力度,正確引導民眾安全消費畜產品。
二、推進畜產品質量安全生產體系建設
畜產品質量安全需要全過程管理,其中生產環節的管理是源頭管理,有效的源頭管理是實現畜產品質量安全的第一位環節。協會組織會員企業按照無公害畜產品的生產技術規范和標準化規模養殖技術的要求組織生產,宣傳、組織和鼓勵會員企業開展質量標準體系的認證活動,如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ISO體系認證、GAP認證(良好農業規范)等,通過認證活動,企業建立長效的質量安全保證制度。在系列技術規范中,明確規定了養殖生產過程的各環節中質量安全管理操作規范,如場地選擇、畜舍建設和環境控制、生產組織和工藝、飼料來源和質量控制、飲水質量、疫病控制、投入品使用、廢棄物處理以至于出場產品的可追溯等一系列環節的規范,通過系列的規范條款,確保生產體系的產品質量符合要求,以及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時的追溯。質量安全生產體系的建立為中國畜產品的質量安全奠定了基礎,目前中國的畜產品生產者已經普遍地接受和執行上述技術規范中所確定的原則和辦法。
三、組織行業自律,倡導會員履行社會責任
協會引導和組織會員,利用各種大型行業活動舉辦之際,共同簽署《中國畜牧業協會會員畜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中國畜牧行業自律公約》、《中國畜牧行業職業道德準則》等行規行約,就畜產品生產過程中執行國家的食品安全標準,不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違禁藥物,確保使用藥物的休藥期,病害畜禽無害化處理等熱點問題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監督,通過媒體宣傳,形成生產安全畜產品是企業第一位責任的意識,支持和鼓勵會員企業按照國家標準組織畜產品生產,履行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有效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
四、推廣優質安全畜產品品牌
品牌畜產品的推廣是協會重要工作之一,通過推廣品牌產品,促進企業食品質量安全和創品牌意識,通過多年的品牌推廣活動,全行業已經涌現一大批產品質量好,安全可靠,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牌,這次來美國的溫氏、六和、德清源等都是國內畜產品中的著名品牌,品牌就是優質安全畜產品的標志。
五、引導消費者理性認識畜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實行健康消費
舉辦了畜產品食品安全論壇暨消費者探訪日活動,請專家全面解讀畜禽養殖、產品加工各環節知識;針對社會對雞肉等畜禽產品的誤解,協會委托國家認證的檢驗檢疫機構,隨機抽取雞肉等樣品進行檢測,再公布檢測結果,引導消費者明白消費畜禽產品。
最后,作為中國畜牧行業的代表,我再談談中美兩國畜牧業貿易簡況。中國是世界畜牧業生產第一大國,也是消費第一大國,美國是畜牧業生產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是中國引進種畜禽最多的國家,2011年引進祖代白羽肉雞111.38萬套,占引進的100%,引進祖代蛋種雞20余萬套,占引進的79%;引進原種豬3700余頭,占引進種豬32.6%,種鴨3.85萬套。同時也是畜產品進口的第一大國。而美國進口中國畜禽及其產品幾乎為零,貿易屬于一邊倒格局,嚴重不公平。但兩國畜牧業的合作范圍廣泛、機會多,利益大,希望中美畜牧行業本著互利互惠、強化合作,公平貿易,共同創造一個和諧共贏的市場環境。中國畜牧業協會愿意為中美畜牧業企業、從業者搭橋、鋪路,共同促進中美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