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惠陽區海洋與漁業局接到沙田鎮坡頭下養殖場報告稱,該養殖場出現大量羅非魚死亡情況,尋求技術幫助。接報后,惠陽區海洋與漁業局水產技術推廣站聯同惠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技術專家組成調查組迅速前往調查。
在現場,調查組對發病的羅非魚活魚及死魚樣品分別進行了現場解剖、實驗室鏡檢等檢測,發現魚體內不存在病蟲,但魚腮呈暗紅色、充血,肝略顯腫大、顏色暗淡,膽囊壁薄且易破裂、膽汁程暗綠色等現象,初步診斷為羅非魚肝膽綜合癥。
調查組經詢問養殖場負責人,得知該養殖場近兩個星期以來每天都病死上百斤羅非魚。養殖場開始使用了硫酸銅、羅非大救星和拜特蟲清等藥物進行防治,羅非魚情況有所好轉,但隨后又頻頻發病,周而復始。
對此,調查組專家給該養殖戶提出幾點建議:一是控制高溫天氣條件下的飼料投喂量,加強水質管理,早晨和傍晚都要打開增氧機,謹防羅非魚肝膽綜合癥暴發。二是使用二氧化氯對水體進行消毒,使用VC、K3、多維等相關藥物進行救治。三是注意檢查飼料質量,確保飼料無過期、變質,同時盡量選用蛋白質含量較低的精飼料進行喂養。
9月3日,調查組通過電話回訪,該養殖戶表示,用藥治療效果顯著,基本上沒有出現死魚,救治成功了,并對調查組的水產品病害防治工作給予高度認可和感謝。(惠陽區海洋與漁業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