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豆協會致力促進中國水產養殖業環保技術升級
中國作為水產出口大國,“缺水、缺地、缺蛋白”是目前制約水產發展的瓶頸。美國大豆協會在華30年來,一直致力于中美畜牧和水產養殖的技術合作,尤其是在提升中國水產業養殖效率、投資環保技術提升方面,做出了杰出貢獻。
最近,美國大豆協會協同江蘇省水產技術推廣站、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共同開發了最新的水力空化聯合臭氧技術,能利用物理設施大幅降低魚塘水藻污染,從而節約大量水源,并提升養殖場的經濟效益。
水力空化聯合臭氧技術由德國一所大學首先研發,美國大豆協會的技術專家發現,該技術對水產養殖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如何循環利用池塘水是目前水產養殖最大的難題之一。
水產養殖中,剩余的餌料和魚的排泄物會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富營養化后會產生藻類及一些其他的物質。藻類會阻止空氣向水氣的融入,且自身藻類的繁殖會阻斷水溶解氧。嚴重的是,藻死掉后會產生藻毒素,藻毒素是一種劇毒物質,會對生物造成極大的損害。尤其是在水產養殖上,如果魚吃了含有大量藻毒素的食物以后,它會窒息。
水力空化聯合臭氧技術可以把藻類的細胞破壞掉,讓它裂解。臭氧循環系統可以把藻毒素的元素全部的經過裂解,變成一些無機的小分子或者有機的小分子的物質,這些小分子的物質經過后面的生物處理系統轉化掉。就像一棵大樹一樣,把里面的空氣、水,和其他的一些物質轉化成自身釋放出氧氣,變成有用的東西。
目前,該技術已經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水產養殖場試驗成功,正在進行完善并計劃推廣。
江蘇省水產技術推廣站副站長張永江研究員說:“由美國大豆協會引入的水力空化聯合臭氧技術對中國水產養殖的環保意義非常。美國大豆協會是中國水產行業的老朋友。他們多年來一直通過講座、技術引進和技術支持等多種形式,促進中國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進入中國30年以來,美國大豆協會的技術專家們為不僅為環保技術的提升,也為水產飼料業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比如,目前普遍采用的膨化浮性飼料,就是美國大豆協會在中國率先推廣的。
寧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總經理蘇禮榮說:“美國大豆協會對中國飼料業的最大貢獻,是把最先進的美國飼料技術引入到中國,并通過切實與企業合作,促進中國飼料產業發展。”(文/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