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sciencedirect數據庫消息,2013年7月日本國立食品研究所Daisuke Nei在《食品控制》(Food Control)雜志上發表關于鯖亞目魚產品中非細菌性組胺積累途徑的研究。組胺是鯖亞目魚產品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源,由組氨酸脫羧基形成。
本研究將金槍魚片經過輻照滅菌后于5℃、15℃、25℃下放置7天,測定其中組胺含量,旨在研究魚類產品中是否存在非細菌性組胺積累途徑。
研究結果表明,所有滅菌后樣品中組胺濃度均低于檢出限(10 mg/kg)。相比之下,輻照滅菌后接種摩氏摩根菌的產品在15℃、25℃下放置7天后均有明顯的組胺積累。
結果表明,并不存在非細菌性組胺積累途徑,必須采用嚴格的細菌控制措施預防魚類食品中組胺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