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化豬場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措施
規模化豬場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措施
楊邦臣
(甘肅省臨洮縣洮陽鎮畜牧獸醫站,甘肅 定西 730050)
摘 要:隨著規模化養豬的發展,各類豬病呈現多發的趨勢,不僅對養豬業造成了嚴重危害,還影響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食品供應。病死豬尸體是病原微生物傳播的重要媒介,做好病死豬尸體的處理工作能有效阻止各類疾病的傳播。本文剖析了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存在的問題,從焚燒、深埋和循環再利用等方面對規模化豬場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措施進行了探討,旨在提高規模化豬場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水平。
關鍵詞:規模化豬場;病死豬;無害化;處理措施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養殖技術的不斷更新,養豬的規模和技術在不斷提高,但是仍然存在養殖門檻低、養殖規模小、養殖技術低等問題,尤其是隨著養豬規模的擴大,豬病的防治存在較大困難,病死豬無害化處理成為規模化豬場面臨的一個難題。研究表明,部分地區病死豬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比率不到20%,嚴重影響規模化豬場的疫病防控和全民食品安全[1]。因此,亟需加大規模化豬場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力度,優化處理方式。
1 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存在的問題
1.1 無害化處理意識缺乏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養豬業扶持力度的加大,養豬效益的提高,規模化養豬的快速發展,大量民間資本投資養豬業,導致不同規模的豬場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是部分豬場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在豬肉產品安全和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方面重視程度不夠,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意識嚴重缺乏。部分豬場重效益輕防疫,無害化處理資金投入不足,設施配套不完善,嚴重影響規模化豬場的正常防疫。
1.2 無害化處理措施不規范
在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中,部分規模化豬場投入了大量資金購置廢棄物處理設備,但是無害化處理設施安裝很不規范,有些無害化處理設施建在臨近豬場的位置,建設規模小,廢棄物處理不夠徹底,部分病原微生物沒有得到有效處理。有些豬場,掩埋位置不科學,掩埋深度不夠,掩埋方法不標準,甚至有些豬場存在病死豬直接流入市場的現象,嚴重影響豬肉食品安全[2]。
1.3 無害化處理存在安全隱患
部分豬場缺乏動物防疫合格證,建在距離村莊、學校和水源較近的地方。由于病死豬尸體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果未經過無害化處理,會導致病原微生物污染水源和環境,造成疾病流行,影響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此外,由于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和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豬肉價格持續走高,部分養殖戶和販運戶鋌而走險,存在病死豬非法轉運和交易的現象,這樣易造成病原微生物大面積傳播,引發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2 規模化豬場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措施
2.1 焚燒
焚燒雖然需要花費一定精力和時間,但是對病死豬尸體處理效果極佳。國外在對病死豬尸體焚燒時,要求養殖戶出具病死動物死亡單,然后統一運送到焚燒場焚燒。目前我國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采用的方式主要有簡單焚燒和徹底焚燒兩種,前者是將汽油等易燃物澆到病死豬尸體或產品上,點燃后進行焚燒。這種焚燒方式操作比較簡單,投入較少,但是存在燃燒不充分的問題,病死豬尸體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不能被完全殺滅,而且會污染空氣。徹底焚燒是利用焚化爐進行焚燒,能徹底殺滅病原微生物,這種方式投入大,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術和專業技術人員,處理效果較好。
2.2 深埋
利用深埋的方式處理病死豬尸體較為常見,適用于我國,實際生產中常見的方式有普通深埋、永久深埋和焚埋結合等。普通深埋地點要遠離養殖場、居民區,位于水源地下風向處,深埋坑的深度一般在2 m以上,坑底鋪設生石灰,病死豬尸體表面用漂白粉噴灑,完成深埋后平整場地,后用消毒藥進行有效噴灑,并設立無害化處理的標志牌[3]。永久深埋在部分地區較為常用,是將病死豬尸體放入磚石砌成的窖中,窖底撒上生石灰,病死豬尸體經過消毒后放入窖內,后密封窖口。此外,也可將簡單焚燒和深埋相結合,先對病死豬尸體進行焚燒,再進行深埋,這樣能有效避免病原體的傳播。
2.3 循環利用
病死豬尸體可通過發酵制作飼料。將病死豬尸體高壓、高溫處理后切塊,加入木屑,發酵后可有效殺滅病原微生物。發酵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利用發酵池發酵,等病死豬尸體腐敗分解后,取出制作有機肥。另一種是采用堆肥的方式處理病死豬尸體,能有效殺滅病原菌。木屑和稻草可作為碳源,病死豬尸體為氮源,加入一定的生物菌種后即可進行堆肥發酵,堆肥處理3個月后病原微生物全部被殺滅,病死豬尸體得到有效降解[4]。這種方式原料收集簡單,處理后干凈無污染。此外,也可利用病死豬尸體來制作沼氣、動物飼料以及工業用油等,既能有效處理病死豬尸體,又能提高經濟效益。
3 結語
規模化豬場的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是影響養豬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科學合理的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方式能有效防止疫病傳播,保障生豬及其產品的安全。在非洲豬瘟防控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急需加大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的力度,做到科學、安全處理。隨著規模化養豬的轉型升級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生物技術為代表的畜禽尸體無害化處理方式必將成為發展的主流,規模化豬場根據自身情況,建立和發展相適應的無害化處理方法和設施,保障養豬業健康、安全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興平. 病死動物尸體處理的技術與政策探討[J]. 甘肅畜牧獸醫,2011(6):26-27.
[2] 薛瑞芳.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公共衛生學意義[J]. 畜禽業,2012(11):54-55.
[3] 謝彩華. 病死豬尸體無害化處理方法的調查及分析[J]. 農村農業農民(B版),2016(118):59.
[4] 孫華. 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要點[J].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2,28(11):129.
作者簡介:楊邦臣(1983— ),男,助理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檢疫及畜牧技術推廣工作
一周熱點
- 2022-06-09ANEC:2022年6月份巴西豆粕出口量預計為203萬噸
- 2022-06-08關于延期舉辦2022中國飼料工業展覽會的補充通知
- 2022-06-08數字化更進一步,新希望鴻瞳·NHF配方系統全面上線運行
- 2022-06-08端午節后生豬行情超預期 6月豬價或偏穩運行
- 2022-06-08擴種1千萬畝 堅決扛起國產大豆的旗幟
- 2022-06-07消息稱烏克蘭燒毀馬里烏波爾港糧倉,全球糧食供應再遇考驗
- 2022-06-06農業農村部批準洛陽普泰等15家單位申報的7種獸藥產品為新獸藥(第559號公告)
- 2022-06-06中牧股份工業微生物菌種隨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飛向太空啟動空間搭載實驗
- 2022-06-06國內外糧食價差關系逆轉,背后發生了什么?
- 2022-06-06生豬市場“亂套”!壓價、壓欄,上漲、下跌,為何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