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科學使用中西醫方法防控非洲豬瘟

來源: 北斗農科   作者:    時間: 2022-06-13

張守聰1,李常銀1,劉玄福2,尹華江1,王培勇1,羅 亞1

(1.興文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宜賓  644400;2.古藺縣農業農村局,四川 瀘州  646500)

摘 要:非洲豬瘟的防控在我國已呈常態化,養殖場(戶)在防控非洲豬瘟的過程中更是使盡渾身解數。本文從生物安全體系的建立、西藥和中獸藥以及中西藥聯合使用幾個方面給出科學的建議,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法,旨在為養殖場(戶)防控非洲豬瘟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非洲豬瘟;生物安全體系;西藥;中獸藥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被列入一類動物疫病。非洲豬瘟病毒的DNA為雙股線狀DNA結構,其基因組全長約183 kb[1],且擁有多種免疫逃避機制,這給疫苗的研制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就目前而言,對非洲豬瘟的防控既沒有特效的藥物也無對應的有效疫苗。科學地采用西藥,做好生物安全控制,同時使用中獸藥對豬的體況進行整體調和。這兩種方法相結合的防控方案,可充分發揮西藥和中獸藥的優勢,在應對非洲豬瘟病毒的入侵中能起到良好的防控作用。

使用西藥和現代方式防控非洲豬瘟

傳染病的發生由三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構成,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離開其中任一環節傳染病均不能發生。對于傳染病的防控重點應把握好這三個環節,因此通過采取多種措施阻斷這三者之間的聯系,并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體系,可以有效預防非洲豬瘟病毒的侵襲,具體的做法分以下幾個方面。

1.1 做好滅源消毒工作

在飼養過程中,若養殖場(戶)出現疑似由非洲豬瘟或其他烈性疾病引發的死亡時,要及時上報,果斷處理,對于污染的豬舍、用具等物品,可用10%甲酚皂溶液進行徹底消毒。養殖通道用5%的氫氧化鈉熱溶液消毒,待干燥后撒上生石灰,生石灰潮濕后應及時更換干燥的;污染的豬舍可用高壓水槍徹底沖洗干凈,并用5%氫氧化鈉熱溶液進行多次消毒,在條件允許時可采用火焰炙烤方式對豬舍進行徹底消毒;對于獨立的豬舍,可用10%戊二醛溶液熏蒸消毒,用量為1 m³空間使用1.06 mL的戊二醛溶液,密閉過夜即可。采取以上消毒措施可保障豬在后續飼養過程中的安全。

1.2 切斷傳播途徑

要切斷非洲豬瘟傳播途徑,首先需要了解其傳播途徑,總體而言非洲豬瘟主要通過六種途徑傳播,分別是引種、蚊蟲叮咬或蒼蠅、氣溶膠、皮膚的傷口、物資和豬的流動。非洲豬瘟具有多樣化的傳播途徑,防控應做到堅持自繁自養和全進全出制,并加強對養殖場(戶)的車輛、人員、物資等的管控。

對車輛的管控應做到禁止外來車輛進入養殖場(戶),生豬出欄時可采用轉運的方式,先將商品豬運到遠離養殖場的地方,再用其他車輛裝運。對于場內運轉的車輛,同樣要做好清洗和消毒的工作。車輛的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劑,如10%二氯異氰尿酸鈉噴灑車身以及輪胎。

對人員的管控,要做到進入養殖場(戶)應換鞋、洗手、洗澡。飼養員的私人物品,如手機、鑰匙、眼鏡等物品,也要經過1∶50過硫酸氫鉀復合物擦拭后方可帶入場內。人員通道要設計成單向通行,按規定路線走,不走回頭路,避免折返導致污染發生。

對飼料等物資的管控,應嚴加重視,防止飼料攜帶非洲豬瘟病毒;對外來的飼料等物資,可通過紫外線照射、擦拭或熏蒸消毒后再運入養殖場(戶)。

最后,要做好傳播媒介的管控,殺蟲滅鼠要徹底。要做好豬舍的密閉,盡可能把豬場的隔離柱變成實體墻,給豬舍加裝防鼠板、紗窗等,防止蒼蠅、蚊子、蜱蟲等小動物將非洲豬瘟病毒帶入豬舍。

1.3 保護易感動物

一般來說,同種動物對同一種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也是不盡相同的,如動物的飼養管理水平、年齡、體況等都是導致動物表現出不同易感性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尚無商品化的非洲豬瘟疫苗,無法通過特異性免疫使豬獲得抗非洲豬瘟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因此,針對非洲豬瘟,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是保護豬的健康,提高其非特異性免疫力,加強生物安全措施。

對于養殖場(戶)內的豬,要嚴格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種工作,合理使用安全高效的驅蟲藥,以做好驅蟲保健工作。在飼養過程中,要加強對豬的采食量和體況的監測,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采樣,并積極送往相關機構進行檢測,確保隨時掌握豬群的疫病發生情況。在此基礎上,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養殖場(戶)的環境開展消毒工作。

加強飼養管理水平,提高豬的非特異性免疫力,平衡飼料營養,減少環境中的各類應激因素,克服飼養環境中的不利因素,提高豬的健康水平和抵抗力。當由于飼養管理措施不當或各類原因引發應激后導致豬出現某些缺陷性狀況時,可調節豬機體的電解質平衡來改善它們的健康狀況,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具體方法是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使用量為每100 L水中加入25 g。

使用中獸藥和傳統方式防控非洲豬瘟

中獸醫是我國傳統中醫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演化發展后形成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我國獸醫工作者不斷與動物疫病斗爭后總結出來的寶貴財富。目前,對中獸藥如何預防治療各類動物疫病已經有了較深的研究,并從大量的臨床案例中得到了驗證。

2.1 非洲豬瘟的中獸醫防控思路

傳統中醫對疾病防控的基本原則是“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標本兼治”。當前,應對非洲豬瘟這種一無特效藥、二無疫苗的重大疫病,可利用中獸醫中的“固膜御邪,扶正祛邪”的方法進行防控[2]。《素問遺篇·刺法論》說:“真氣不正,故有邪干”。正氣強則抗病能力強。增強體質,使氣血充盛、陰陽調和,可以提高動物機體的免疫力。

動物機體發病大致分為兩類,即熱病與雜病。機體生理活動產熱是正常的,與大自然中的風、寒、暑、燥等自然正常之氣一致,但是熱過即為邪。一是在邪氣入侵的過程中,導致機體陰陽、氣血、水火失調,在這種此起彼伏的抗爭過程中,火過旺即為熱;二是氣機郁滯,邪氣侵入經絡,導致氣之升降初入發生異常,氣機阻滯,產生郁熱。在中醫看來,病毒并不是一種熱毒,而是一種外邪,導致動物機體高熱并不是病毒自身,而是外邪入侵機體后導致機體的陰陽、氣血、水火失調,火過旺而導致的熱。邪毒乃外因,正氣是內因,扶正祛邪,通過中獸醫的方法將機體產生的熱毒祛除,達到陰陽調和。

2.2 非洲豬瘟的中獸醫防治方法

扶正祛邪,長氣生津[3]。“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氣所湊,正氣必虛”。正邪博弈此消彼長,正勝則邪退,正虛則邪進,邪進則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此百病之大綱也”。生正氣退內邪,故提神補飼助長胃氣,正氣長,邪氣退。清代著名經方家陳修園將傷寒論概括為六個字,即“保胃氣,存津液”。脾胃可消化受納、腐熟、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為機體產生能量,身體所有疾病的解決都離不開能量,也就是說所有的問題都離不開脾胃功能,存津液,津液乃身體中可以被充分利用的水,如血液、組織液、淋巴液等。故保胃氣,存津液,正氣足,津液旺則病可愈。

清熱解毒,固本培元。使用黃連、青蒿、板藍根等辛涼清熱的中藥,以其甘潤生津之偏性,防邪熱過旺,助長胃氣,存津液,以達到陰陽平衡。使用補氣類中草藥黃芪、甘草、板藍根等或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多糖,保護修復黏膜,抵御病毒侵襲,改變病毒依附定植的基礎條件。調節免疫,控制抗免疫源性應激,提高機體抵抗力,是防控非洲豬瘟的有效措施。

中藥組方的選擇從清熱解毒、養胃健脾、補氣養血、固本培元、扶正祛邪、平衡陰陽等方面入手。通過中藥的使用提高動物的免疫力,從而預防非洲豬瘟的發生。推薦四川省興文縣尹華江設計的中藥制劑“黃連解毒散”和“清瘟敗毒散”,具體用法:黃連解毒散10 kg和清瘟敗毒散10 kg,拌料1 000 kg,連用20 d,間隔10 d,第2個月再持續用藥20 d,能對非洲豬瘟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中西結合用藥,防控非洲豬瘟

在日常的養豬生產活動中,許多養殖場(戶)相信中獸藥好、西藥快和中獸藥西藥結合效果好,盲目地將中藥和西藥混合使用,全然不顧藥物的藥理作用和藥理機制。誠然西藥通過靶向治療能快速改善病癥,中獸藥也能彌補西藥療效不足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中獸藥西藥聯合用藥(簡稱“中西聯合用藥”)治療效果確實顯著。但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若在中西聯合用藥時配伍不當,輕則影響治療效果,嚴重時甚至會危害豬的健康。

3.1 中西藥之間的協同作用

西藥的有效成分大多較為單一,有很強的針對性,而中獸藥含有較多的有效成分,相對復雜,是對動物整個機體進行一個全面的調節。若中西藥聯合使用,能夠起到相互的促進作用且不產生不良反應時,稱為藥物間的協同作用。例如中獸藥中的黃連、黃芪能起到很好的殺菌效果,當其與西藥中的抗生素聯合用藥時,能夠起到很好的協同作用。

3.2 中西藥之間的拮抗作用

在進行中西聯合用藥時,應該注意藥物間的酸堿度,以及是否會產生難溶性物質,從而阻礙動物機體的吸收,出現藥物間的拮抗作用[4]。例如含醌類中藥何首烏、大黃等不能與含堿性成分的西藥聯合用藥,因為含醌類中藥會在堿性的環境中發生氧化,導致藥效減低或失去藥效;含大量鈣離子的中獸藥不能與四環素類藥物聯合用藥,因為鈣離子會與四環素中的酰基、羥基反應,生成絡合物,導致藥效降低或失去藥效。

3.3 中西聯合用藥

中西聯合用藥并不是將具有相同治療效果的中獸藥和西藥混合使用以便疊加它們的治療效果,真正的聯合用藥是在中醫辨證治療的指導下,按照西藥的藥理作用以及中獸藥的藥理機制,通過科學的配伍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療效。

在應對非洲豬瘟的防控上,中西聯合用藥從清熱解毒和調節機體免疫力入手。對于發熱的豬,治療可采用抗生素治療再輔以青竹葉、蘆葦根煎水飼喂,同時使用具有免疫雙向調節作用的刺五加女貞子和越橘混合物(4 kg/t)、維生素C(300 g/t),能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5]。

總結

非洲豬瘟的發生給我國養豬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阻礙,雖然目前對非洲豬瘟的防控沒有特效的藥物和對應的疫苗,但是通過將非洲豬瘟的防控常態化、制度化,并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體系,利用中獸藥提高豬的抵抗力,充分發揮西藥和中獸藥的優勢和長處,定能打贏非洲豬瘟防控這場攻堅戰。

參考文獻

[1] 劉自逵.中草藥將成為防控非洲豬瘟的有力軍[J].豬業科學,2019,36(11):96-97.

[2] 裴正學,馮小榮,何紅珍,等.扶正固本與免疫[J].中醫臨床研究,2015,7(30):4-6.

[3] 梁艷,陳子杰,王慧如,等.論《黃帝內經》治療和養生中的正邪觀[J].吉林中醫藥,2017,37(11):1089-1091.

[4] 成國富.幾種常見中西藥混合服用配伍禁忌[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0):135.

[5] 彭堯,張世新,朱中平.非洲豬瘟背景下如何做好易感動物保護[J].豬業科學,2019,36(6):102-104.

基金項目:2020年四川省“天府萬人計劃”天府農業大師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