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把豬養好、最關鍵的就是怎樣挑選好的豬苗、好的豬苗是成功飼養的第一步,今天就給大家搜集整理了一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能更好的選擇。
1、首先要了解所購豬的背景,是否存在疫情或處于亞健康狀態,是否做好免疫接種等,避免購入帶病豬。 2、使空圈舍保持20℃~24℃舍溫,要準備好足夠的料槽和水槽或使用自由采食槽和飲水器。 3、要給豬創造一個溫暖、干燥、清潔、舒適的生活環境,調整舍內溫度,保持圈舍衛生清潔,做好通風換氣,保證舍內空氣新鮮,改善豬舍的空氣質量,降低氨氣濃度。 1、縱觀大群看精神:健康豬苗精神飽滿、站立自然、步態平穩、奔跑有力,提起仔豬后腿不叫或者叫聲不大、但掙脫強而有力,說明此豬的性情不急躁、能盡快適應新環境。 2、縱觀大群看皮毛:健康的豬苗皮薄紅潤、被毛整齊、平滑、光亮的豬豬體質好,長得也快、如果皮毛粗糙、蒼白無光、那一定是病豬或者僵豬,千萬不要選購。 3、逐只觀察看嘴型:嘴短且圓、大而齊、口叉深、下頜薄、且上下頜相對整齊的豬吃的多、不挑食。好養活。 4、仔細觀察看眼睛:眼毛短、眼睛發亮且有神、眼角無淚斑、這樣的豬健康活潑、生長良好、絕大多數無毛病,可以選購。 5、仔細觀察看脖子:不粗不細,并有一定長度、母豬較公豬長、育肥豬的不易太粗、最好選擇頭小屁股大的豬苗。 6、仔細觀察看耳鼻:鼻孔要大、鼻鏡要濕潤、耳朵大而薄、耳根厚而硬、雙耳距離寬的豬能吃。 7、低下頭來看奶頭:奶頭明顯且發育正常、母豬不能少于6對、排列整齊有序、將來留種小母豬奶頭至少8對最為理想。 8、低下頭來看四肢:四肢健壯、圓、直、粗、大腿肌肉豐滿、蹄子大、體型和四肢比例適中、可以選購。 9、軀干尾巴一起看:肩背要寬、背部平攤、腹部稍下垂、尾巴根粗、顏色稍紅、形狀呈丁字型,這樣的豬不但長得快、而且性情溫順。 1、要本著體重大小相近的原則,避免差異過大造成大欺小、強欺弱現象,密度最好以每平方米養1頭豬為好,每欄飼養8~10頭,避免密度過大和群體過大。 2、避免應激反應的飲水措施:豬入欄后要先飲用15℃~20℃的清潔溫水,水中加入電解多維、維生素C和葡萄糖粉合成抗應激藥物。 3、飼喂:對初入欄豬的飼喂要本著少給勤添、逐漸過渡的原則,開始每天可飼喂5~6次,7天后每天飼喂4次,定時飼喂,要選用營養全面、消化性較好的高檔仔豬料,可將因飼料變更造成的應激降到最低,并促進仔豬消化器官、免疫器官的正常發育。 注:也可以從賣家那里拿回來一些他們原來吃的料,慢慢的摻和著飼喂,直到全部過渡完成。 4、細心觀察豬群動態:新入欄豬要做好“三定位”,調教好豬的采食、睡臥、排糞尿習慣,做好豬的定位工作,將為今后的管理帶來一勞永逸的效果。 5、要隨時觀察豬的精神、采食、健康狀態,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解決。 6、做好免疫接種工作:入欄豬通過5~7天的過渡飼喂后,應激狀態得以緩解,需要進行各類疫苗接種,包括豬瘟、偽狂犬、藍耳、如在購豬時了解到對方已做過此種疫病的免疫接種,建議再補注1次豬瘟疫苗即可。 7、另可視情況增加口蹄疫疫苗、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疫苗的免疫項目。 8、消毒與驅蟲:豬入欄后要用2%的來蘇兒液進行豬體、圈舍消毒,可起到防止咬斗的作用,以后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資料來源:養豬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