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推出首個飼料成分環境、社會和治理(ESG)風險評估工具提高鮮魚行業供應鏈可見度的舉措向前邁出了一步。由全球三文魚倡議組織(GSI)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建立的合資企業不僅將支持三文魚產業,而且相信包括牲畜在內的更廣泛的動物蛋白生產部門也可能受益。
對于快速發展的三文魚行業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根據最近的一份報告,三文魚的消費量是1980年的3倍。在全球范圍內,70%的三文魚是人工養殖的,這使得三文魚養殖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食品生產體系。
“動物平等”組織去年的一項調查發現,蘇格蘭近海養殖場發生了幾起違反三文魚福利的行為,這些行為包括對動物的不當處理、不恰當地打暈和窒息。去年,蘇格蘭約有1650萬只養殖鮭魚死于海洋圍欄是 2020 年數字的三倍。2013年至2021年期間,三文魚的死亡估計成本為 155 億美元,十大三文魚生產商造成1億條三文魚死亡和逃逸,
風險評估工具為養殖業公司與其各自的飼料供應商合作提供了一致的框架,以全面了解飼料供應鏈中可能的風險。例如,這些風險可能包括生物多樣性喪失、氣候變化、資源利用、環境足跡、健康和福利、營養、人權和治理。它還可以幫助公司評估未來新成分的可擴展性,它遵循了與 GSI成員、WWF 和工業飼料公司為期3年的咨詢期。這是第一次提供一種通用方法來支持在飼料數據收集方面進行更大的一致性。
WWF 水產養殖專家 Daniel Mier 在評論該工具時說:“飼料采購仍然是三文魚養殖和更廣泛的食品生產中主要的可持續性挑戰。飼料原料供應鏈中未知信息的驚人數量使該行業面臨著意外的風險和脆弱性有了這個工具,GS1成員正在采取積極主動的方法來應對這些風險并發現改善供應鏈的機會。從宏觀和整體的角度審視供應鏈不僅可以降低風險,還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戰略決策。
來源:《國際飼料及動物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