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份,國際糧油市場供應充足,價格普遍下行。小麥市場,美國小麥質量委員會預計今年美國春小麥(含杜倫麥)的平均單產為創紀錄的53.8蒲式耳/英畝,遠高于去年最終單產47.4蒲式耳/英畝,也高于過去五年均值42蒲式耳/英畝,同時,俄羅斯繼續積極低價出口小麥,國際小麥價格下降;玉米市場,美國玉米帶天氣條件整體良好,有利于玉米豐收,國際市場玉米價格下跌;大米市場,7月初,印度政府的大米庫存已躍升至4851萬噸,同比增長近19%,由于大米庫存創下歷史新高,印度可能取消部分大米出口限制,國際大米價格下降;大豆市場,美國大豆預計豐產,國際大豆價格下降。
7月國際市場:糧價總體下降,豆油價格上漲7月份,國際糧食市場價格總體下跌,小麥、玉米、大米月平均價格均低于上月。主要市場中,美國硬麥現貨月平均價格為269美元/噸,與上月持平;芝加哥交易所軟紅冬麥期貨月平均價格為201美元/噸,下跌10.75%。美國玉米現貨、芝加哥交易所玉米期貨月平均價格為161美元/噸、157美元/噸,分別比上月下降8.49%、10.41%。大米市場,芝加哥糙米期貨月平均價格為351美元/噸,比上月下跌11.41%;泰國破碎率5%大米出口價格為573美元/噸,下跌53美元/噸;越南破碎率5%大米出口價格為564美元/噸,下跌9美元/噸;巴基斯坦卡拉奇破碎率10%~15%大米出口價格為600美元/噸,上漲10美元/噸。2018年以來國際市場糧食價格走勢圖
7月份,國際市場大豆價格繼續下跌,豆油價格有所上漲。主要市場中,美國芝加哥交易所大豆期貨價格為415美元/噸,月環比下降4.11%;美國大豆美灣FOB價為417美元/噸,下降3.96%;巴西馬德里亞角港口大豆FOB價為372美元/噸,下降4.13%。美國市場豆油期貨價格為46.8美分/磅,月環比上漲6.86%;豆油現貨價格為44.88美分/磅,上漲8.68%;豆粕期貨價格為357美元/短噸,下跌1.46%。7月份,洲際交易所(ICE)油菜籽期貨價格為631加元/噸,月環比上漲1.99%;馬來西亞棕櫚油現貨價格為3995林吉特/噸,上漲1.81%。
未來走勢展望:供給保持充裕,價格維持低位
全球大米和油籽產量預計創歷史新高。2024/2025年度,全球重要糧食大宗商品的供給預計保持充足,全球大米和油籽產量預計創歷史新高,供應充裕,庫存高企。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7月初發布的《谷物供求簡報》,2024年全球谷物產量最新預報數調至28.54億噸,創歷史新高。谷物產量預測上調主要源于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及烏克蘭玉米產量預期向上調整。
2024/2025年度世界谷物消費量最新預報數為28.56億噸,同比增長0.5%,主要源于大米和粗糧消費量的增長。2025年期末世界谷物庫存量的最新預測較期初水平高出1.3%,預計2024/2025年度全球谷物庫存量與消費量之比將保持在30.8%。2024/2025年度全球谷物貿易量最新預報數仍為4.81億噸,較2023/2024年度減少3%。
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平穩但緩慢,總體需求偏弱。美國6月份CPI同比增長3%(5月為3.3%),創下2023年6月以來的最低增速,核心CPI同比增長3.3%(5月為3.4%),創下2021年4月以來最低增速,歐元區6月份的通脹率放緩至2.5%,歐美發達經濟體通脹持續走弱,以及貨幣政策轉向節奏不及預期,降息節奏可能走弱,降息的持續時間和幅度預期降低,對大宗商品價格推升率降低,可能對需求端造成一定壓力。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落。二季度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小幅回落,多個品種出現先漲后跌的走勢。原油價格先跌后升,需求端復蘇不及預期,抵消OPEC減產措施的效果,直到夏季需求旺季來臨,庫存回落才獲得上漲動力。因新能源用量增大,銅、鋁價格獲得支撐,但隨著中外制造業數據走弱,隨后價格回落。
全球糧食供應充足、需求偏弱,后期價格仍將維持低位運行。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預計糧食需求也難有起色,疊加8、9月份處于新糧集中上市期,糧食價格處于季節性低點,綜合分析,后期糧食價格仍將維持在低位運行。
國內糧油市場供應充足,保供穩價有堅實基礎。國內方面,上半年谷物價格同比下降4.8%,其中小麥下降2.5%、稻谷上漲2%、玉米下降12%;油料價格下降2.7%,糧油價格總體有所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夏收糧食再獲豐收,全國夏糧產量2996億斤,比上年增產2.5%。夏糧增產為全年糧食豐收贏得主動,為鞏固和增強全國糧食保供穩價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