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國內麥價隨著政策調控力度加大以及市場主體購銷心理變化,麥價走勢呈現高位偏弱態勢,國家臨儲小麥成交持續降溫。
11月國內麥價走勢高位回落 麥市購銷明顯降溫
截至11月下旬,國內北方大部冬小麥處于三葉至分蘗期,江淮、江漢以及西南大部地區冬小麥處于播種出苗至三葉期,部分進入分蘗期;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占比分別為22%、77%。
11月隨著國內政策調控力度加大以及市場主體購銷心理變化,主產區持糧主體加大庫存小麥市場銷售力度,而用糧主體則因下游市場需求疲軟糧源市場采購節奏放緩,流通市場麥市供需格局趨于好轉,國內麥價整體呈現高位偏弱運行態勢,持糧主體庫存小麥成本高企以及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底價等因素支撐麥價底部。
據市場監測,截至11月底,江蘇徐州地區白小麥凈糧進廠價2460元/噸,安徽淮南潘集地區白小麥凈糧進廠價2440-2460元/噸,山東德州陵縣地區白小麥凈糧進廠價2480元/噸,河南焦作武陟地區白小麥凈糧進廠價2490元/噸,河北石家莊元氏地區白小麥凈糧進廠價2480元/噸。
11月國家臨儲麥成交率環比下降 成交價格高點下跌
隨著國內麥市購銷明顯降溫,國家臨儲小麥成交持續降溫。據統計,11月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1590.6274萬噸,實際成交量440.8053萬噸,平均成交率27.71%,周度成交均價2334-2342元/噸;其中2014年產國家臨儲小麥成交量66.6195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16-2323元/噸;2015年產國家臨儲小麥成交量49.1949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24-2333元/噸;2016年產國家臨儲小麥成交量132.0503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15-2336元/噸;2017年產國家臨儲小麥成交量123.8978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38-2350元/噸;2018年產國家臨儲小麥成交量9.6399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45-2367元/噸;2019年產國家臨儲小麥成交量59.4029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66-2374元/噸。
相比之下,10月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1162.7156萬噸,實際成交量700.3889萬噸,平均成交率60.24%,周度成交均價2342-2355元/噸;2019年11月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1205.202萬噸,實際成交量24.6515萬噸,平均成交率2.05%,周度成交均價2326-2336元/噸。
從11月國家臨儲小麥主要投放區域成交情況來看;江蘇地區成交量95.3053萬噸,同比增加87.5008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35-2343元/噸;安徽地區成交量85.0776萬噸,同比增加81.4988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22-2326元/噸;河南地區成交量117.6839萬噸,同比增加112.1114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33-2345元/噸;河北地區成交量39.1192萬噸,同比增加36.1081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58-2369元/噸;山東地區成交量70.3706萬噸,同比增加65.9034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44-2357元/噸;湖北地區成交量33.2487萬噸,同比增加32.0223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288-2311元/噸。
國內麥價上行政策阻力大 關注國家臨儲麥成交“量價”
據統計,2020年以來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12911.0721萬噸,實際成交量1901.6772萬噸,同比增加1667.0319萬噸。隨著國家臨儲小麥周度成交量同比持續大幅增加,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下降速度加快。
截至11月底,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7999萬噸,同比下降1314萬噸;其中2014-2016年產國家臨儲小麥3390萬噸,2017年產國家臨儲小麥1781萬噸,2018年產國家臨儲小麥130萬噸,2019年產國家臨儲小麥2076萬噸,2020年產國家臨儲小麥615萬噸。
隨著小麥飼用大規模替代力度明顯減弱,需求端對麥價的提振效應弱化。預計后期在國家臨儲小麥采購成本、制粉需求處于傳統旺季以及持糧主體庫存小麥成本等因素支撐下,國內麥價仍將處于高位運行,但國家臨儲小麥高庫存量以及高投放量將制約麥價運行空間,流通市場麥價走勢將很大程度影響國家臨儲小麥周度成交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