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小麥價格高企,東南亞飼料加工商轉向飼料大麥
東南亞地區的飼料加工廠正增加使用澳大利亞飼料大麥,以取代一小部分的飼料小麥需求,因為小麥價格高企。
菲律賓San Miguel公司(SMC)在上周三(8月11日)招標尋購飼料小麥或飼料大麥,10月至11月船期。自今年年初以來,SMC已經試用了少量飼料大麥,看起來計劃將更多的飼料大麥納入飼料配方中。這也和菲律賓其他飼料買家的做法一致。Pilmico公司8月6日訂購了一船澳大利亞飼料小麥和飼料大麥,CFR價格分別為320美元/噸和270美元/噸,11月1日船期。
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10月到2021年6月期間,菲律賓進口了109,659噸澳大利亞飼料大麥,高于上年同期的5500噸,也高于2019/20年度全年的進口量11,500噸。
越南也在大幅提高澳大利亞飼料大麥采購,目前成為澳大利亞大麥的第四大進口國,因為越南的飼料買家不愿采購價格高昂的飼料小麥和玉米。截至6月份,越南本年度已進口42萬噸澳大利亞飼料大麥,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只有2萬噸,2019/20年度全年為3.43萬噸。
泰國飼料加工商協會上周三也招標尋購飼料小麥,10月到12月船期。該協會通常每月采購兩到三船飼料小麥。泰國還提高了澳大利亞飼料大麥采購數量。2020年10月到2021年6月期間泰國已采購超過100萬噸澳大利亞飼料大麥,同比增加145%,比2019/20年度全年增加87%。
澳大利亞完全有能力滿足亞洲地區龐大的飼料需求,并在2021年10月開始的新年度里擴大市場份額,不過新季谷物裝運更有可能從2021年12月開始。
澳大利亞農業和資源經濟與科學局(ABARES)在6月份作物報告中表示,2021/22年度澳大利亞小麥和大麥產量將分別達到2780萬噸和1040萬噸。但是貿易商預計小麥產量為3200萬噸,甚至高達3500萬噸,因為自播種窗口開始以來出現了大范圍的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