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季國內玉米市場分析與展望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9-07
1.從全球玉米供需形勢看,美國、烏克蘭、歐盟玉米產量下降,烏克蘭出口危機仍在,全球玉米供需基本面偏緊,支持玉米價格高位運行。
2.美國和烏克蘭的播種面積都是下降的,預計南美面積能增加,預計烏克蘭玉米產量同比減少29,美國減少5,烏克蘭減少15。
3.預計全球玉米出口下降,主要是烏克蘭玉米出口減少1200-1250萬噸,受到減產影響,歐盟玉米本年度進口達到1900萬噸,成為新年度最大進口國,有利于支撐全球玉米出口格局。
4.烏克蘭危機在減弱,但烏克蘭今年冬小麥面積預期會減少。
5.因為天氣原因,認為后續美國單產可能會繼續下調,歐盟產量也有下調預期,認為9月份可能會比8月繼續下調800-900萬噸。
6.供求偏緊的基本面,和宏觀偏弱的大環境有沖突,玉米價格偏糾結,9月美國加息和原油價格會影響美玉米價格,6月美國CPI為9.1%,7月8.5%,美國經濟進入技術性衰退,美聯儲處于加息周期,大宗商品價格長期趨勢向下。
7.國內玉米供需情況:2022、2023年度明確供需有缺口,但不要過度交易產需缺口,其次產需缺口與今年相比,變化不大(會被進口或谷物替代)。
8.今年玉米產量會減少,大豆面積增加2000萬畝,占領一部分玉米面積,但今年高產量、高收益會刺激農民積極性,玉米面積減幅不會大(貴州、吉林玉米面積都高于預期),西南西北擴大生產,今年預計玉米產量2.75億噸,環比增加200萬噸。
9.今年發生的災害整體是比較輕的。根據經驗,雨水比較大的年份是豐收年,受災的少于增產的,今年是豐收年,內澇面積呈點狀分布,受災嚴重面積占比不到20%。
10.關于9月天氣,北方大部分地區初霜期較往年騙晚,對進一步增加產量有利,9月份可能會有1-2個臺風生成,觀察是否對產量有影響。
11.預計華北黃淮產量為9120萬噸,同比上年增加300萬噸,主要是去年雨水多,土壤墑情好,預計今年黑龍江單產要增加6-7%,豐收年景。
12.根據國家氣象局數據跟蹤,預計2022年全國平均玉米相比2021年為增產年,玉米單產相比去年增幅在1.5%。
13.預計今年進口情況:玉米1800萬噸,高粱900萬噸,大麥1000萬噸,合計進口3100萬噸,同比減少350萬噸。
14.目前來看,巴西玉米還沒有實現順利通關。
15.今年最大問題在于需求下降,下個年度需求情況不好判斷,我們從豬周期角度進行判斷,5月份以來母豬存欄增加,豬周期進入產能增加過程,明年一季度消費會明顯好轉。
16.根據豬周期與禽類存欄上升,預計2022/23年度飼料糧需求恢復增長1.8%,國內玉米消費同比增加1000萬噸,但具體還要看經濟形勢情況。
17.經濟形勢判斷:今年人口負增長,現在人均消費能力下滑,人均肉類消費比以前增速要減緩,同時疫情爆發也會對消費有影響。
18.小麥飼用會明顯減少,小麥沒有性價比,飼料企業難以大量采購。
19.受到疫情和國內經濟偏弱,預計下年度工業消費還有壓力,明年工業消費整體趨穩。
20.目前南北港價格,同比去年價格更高,7月下旬銷售壓力最大的時候已經過去,現在庫存壓力明顯緩解,伴隨銷區采購回暖以及企業回補庫存,支撐玉米價格,但目前糙米飼料供應還是充足,最近成交也好轉,抑制玉米價格,總體看目前玉米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21.今年貿易商收購心態更謹慎,新季玉米開秤價可能會低于往年,隨著上市增加考慮是偏弱運行,對新糧價格,新糧上市前,行情會有翹尾可能性,一是用糧企業低庫存,下游需求在恢復,同時庫存壓力在緩解,但是翹尾不會很大,因為目前供應相對充足。
22.后續主要看新玉米上市節奏與產量節奏,今年東北上市會推遲,華北玉米大量上市延遲到國慶過后,遼寧早熟玉米往年9月15日,今年9月30日,遼西遼中會延遲10-15天。
23.今年上市農民會惜售,但是不太好判斷整體節奏,東北受到疫情影響資金還是緊張。
結論
今年玉米豐收,產需缺口維持穩定,與去年相比玉米糙米結轉會低于去年,價格周期角度看,明年玉米價格平穩運行是大概率事件,上漲會乏力,國家會擴大玉米供應渠道滿足下游增加的飼用需求。預計北方港口玉米價格在2500-2850元區間。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糧油監測處處長 李喜貴)
上一篇 | FAO調低2022年全球谷物收成預期值
下一篇 | 供應進入空窗初期 玉米價格溫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