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集中收購接近尾聲 小麥后市將向何方

來源: 糧油市場報   作者:    時間: 2023-09-27

夏糧上市以來,小麥市場購銷活躍,面粉加工、飼料、儲備等企業搶抓糧源,滿足生產經營需要,麥價重心提高、偏強運行。隨著小麥集中收購進入尾聲,加之與玉米的比價逐步恢復,市場主體對后市產生疑惑。

進入9月份以來,小麥市場并未延續8月份的“一路高歌”行情,價格整體維持震蕩調整態勢,但波動幅度不大。產區主流制粉企業報價基本在1.50元/斤以上震蕩整理,素有“金九”之稱的小麥市場比8月份顯得相對遜色。監測顯示,當前主產區制粉企業國標二等新普麥進廠價為3020~3070元/噸,較9月初回落10元/噸。
產區麥價穩中窄幅震蕩
據市場反映,近期小麥市場基本面新消息不多,下游面粉走貨并未因“雙節”到來而明顯好轉,制粉企業提價意愿不高,疊加玉米價格大跌,小麥利潤可觀,部分主體紛紛騰倉小麥轉戰秋糧。同時,政策性小麥投放力度加大,市場流通糧源充足,小麥價格整體偏弱震蕩。
當前,制粉企業新普麥凈糧進廠價:河北邯鄲1.51~1.53元/斤,山東德州1.515~1.535元/斤,河南新鄉1.515~1.545元/斤,江蘇徐州1.535~1.54元/斤,安徽亳州1.505~1.53元/斤,部分價格較9月中旬有0.005~0.01元/斤的小幅回調。
分析其原因:一是小麥市場正處于集中騰庫周期,隨著新作玉米陸續上市,貿易商騰庫情緒升溫,小麥階段上市量增加;二是面粉消費需求提振乏力,雖然“雙節”在即,但由于8月中下旬市場集中備貨,已部分透支了階段性面粉需求;三是玉米價格大幅走低,玉米、小麥價差回歸,小麥飼用優勢不再,對市場的支撐減弱。
另據機構分析,最近幾天小麥價格下跌壓力增大。從中央儲備小麥購銷情況來看,銷售掛拍增多,但成交率和溢價下降,甚至流拍增多;而招標采購周環比減少,但成交率和折價提高。這也反映出當前小麥市場階段性出貨增加,面粉廠借勢下調收購價格。
截至9月15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小麥超過5700萬噸,收購量較2022年有所增加。據了解,全國夏糧旺季收購進入尾聲,小麥集中收購大局已定。
儲備小麥采購接近尾聲
隨著夏糧小麥旺季收購臨近結束,儲備輪入也已接近尾聲,近期采購場次減少。初步統計,上周(截至9月22日當周)政策性小麥競價采購交易共采購小麥16.22萬噸,周環比減少13萬噸。不過據市場反映,盡管政策性儲備補庫進入尾聲,但采購價格依舊居高難下。
9月18日,江蘇蘇州國家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競價采購江蘇產二等及以上小麥6562噸,全部成交,底價3200元/噸,成交價3140~3170元/噸,成交均價3154元/噸。
9月19日,中儲糧北京分公司競價采購2023年產小麥5000噸,成交2000噸,成交率40%;底價3080~3160元/噸,成交價3145~3160元/噸。
9月20日,中儲糧蘭州分公司(平涼庫)競價采購2023年產小麥1650噸,底價3260元/噸,全部成交。
相對于儲備小麥采購的接近尾聲,近期各級儲備小麥銷售投放量增加。初步統計,上周(截至9月22日當周)各級儲備小麥競價交易共投放小麥15.85萬噸,周環比增加11萬噸。
9月18日,中儲糧西安分公司競價銷售2019年至2020年產小麥5029噸,成交3529噸,成交率70%,成交價32103230/噸。
9月19日,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競價銷售2019年和2021年產小麥1.5866萬噸,底價3200元/噸,全部成交。
9月20日,陜西糧農扶風儲備庫有限公司競價銷售2019年陜西產二等小麥1921噸,全部成交,成交均價3202元/噸。
9月21日,河南周口周糧糧食產業有限公司銷售2019年產小麥4690.34噸,全部成交,成交價3060元/噸。
9月22日,河北石家莊國家糧食儲備有限責任公司銷售2019年河北產一等白小麥2000噸,全部成交,底價3100元/噸,成交價3120元/噸。
小麥玉米價差基本修復
受新作玉米上市、國內新陳玉米逐步并軌影響,近期玉米現貨價格大幅走低。9月上旬,山東深加工企業主流報價2984~3100元/噸、均價3011元/噸,當前報價2706~2980元/噸、均價2831元/噸,兩周跌幅高達200元/噸以上。
據市場反映,當前山東小麥主流價格維持在3000~3120元/噸,玉米價格徘徊在2800~2900元/噸,價差為200~220元/噸。隨著小麥和玉米價差逐漸修復,近期飼料企業采購小麥的積極性明顯減弱,采購糙米、進口玉米、大麥等開始增加。
8月份以來,隨著芽麥價格不斷上漲,其比價優勢逐步縮窄,取而代之的是陳稻及玉米加工的糙米混合物。以東北地區為例,無溢價陳稻理論成交價1700元/噸,推算加工后陳稻混合物出廠成本2530元/噸,集港成本2630元/噸,到廣東港口理論成本2730元/噸,而華北芽麥(容重745g/L以上)港口價格為2980元/噸。
業內人士提醒,新玉米入市,加上定向稻谷每周持續穩定流入市場補充飼料原糧,對芽麥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大。目前玉米已經跌破1.40元/斤,如果芽麥不“自降身段”,一旦飼料企業放棄使用,而面粉摻兌量又相對有限,后期芽麥價格“命運多舛”,潛在市場風險很大。
短期麥價震蕩行情持續
9月份以來,小麥市場博弈依舊激烈,麥價窄幅震蕩已成常態。持糧主體跌價不賣,用糧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靈活調整收購價格,購銷雙方均保持謹慎理性心態,預計小麥市場在出現趨勢性行情引導因素前,暫難走出震蕩格局。
今年質優小麥減少,芽麥數量增加,各持糧主體大多看好小麥后市,選擇挺價觀望者較多。近期雖有部分貿易商需要騰倉或提前變現,使得市場流通糧源增加,麥價有所回落,但幅度有限,目前市場看好的主流觀點并未改變。
今年麥市購銷活躍,面粉加工、飼料、儲備等企業搶抓糧源,各級儲備輪換采購始終起著較強的引導作用。飼料企業則因夏收麥價飼用替代優勢明顯,收購量同比大增。目前小麥旺季收購臨近結束,儲備輪入小麥采購也接近尾聲,而臨池玉米價格又大幅走低,玉米、小麥價差回歸,小麥飼用優勢減弱,不僅對小麥市場的支撐隨之減弱,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麥價上行。
整體來看,當前小麥基本面沒有明顯的亮點,購銷博弈之下,終端調價策略仍較謹慎。
小麥進口數量已接近配額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價格報告顯示,8月份國際小麥價格較7月份下跌3.8%,接近三年來的最低水平,而芝加哥小麥期貨價格目前還不到俄烏沖突后最高價的一半。
海關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進口小麥84萬噸,環比減少18.3%,同比增加58.2%;1月至8月累計進口小麥956萬噸,同比增加52.9%,我國小麥年度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為963.6萬噸。
今年以來,澳大利亞一直是我國最大的小麥進口來源國。1月至8月我國進口的956萬噸小麥中,澳大利亞小麥602萬噸,占63.8%;加拿大小麥168.3萬噸,占17.8%;法國小麥81.5萬噸,占8.6%;美國小麥55.4萬噸,僅占5.9%。(原文刊登于2023926日糧油市場報A03版)

 

 
 上一篇 | 美國小麥互有漲跌,南半球產量擔憂
 下一篇 |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