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前的備貨需求低迷,且貿易商頭寸過于集中,豆粕市場交投清淡,成交價格繼續下行。9月21日國內主流油廠豆粕成交清淡,成交量為16000噸,較上日減少43400噸。現貨成交量為8000噸,較上日減少39400噸。成交均價為4674.25元/噸,較上日下跌17.93元/噸,連續第四日下跌,刷新6周低點。
PART1豆粕期現價格疲軟運行
9月21日,CBOT大豆跌至一個月低點。周度出口銷售顯示,單周凈銷售43.41萬噸,較上周減少38%,較四周均值增加60%,低于市場預期的增加55-120萬噸。隨著聯合收割機開始在中西部的中心地區左右,出口困境蓋過了對受干旱影響的美國農業部收成規模的不確定性。
此外,美元接近六個月高位,因美聯儲言論偏鷹派,年內或還有一次加息,國際大宗商品普跌。國內方面,豆粕期現價格疲軟運行,空頭氛圍濃厚。豆粕庫存接近于近三年平均水平,大豆壓榨處于高位,市場供應充足。在單邊疲軟及供應充足下,下游采購放緩,現貨成交低迷。
目前,豆粕現貨多數下跌,東莞報價約4580元/噸(跌40元/噸),華東部分地區報價約4580元/噸(跌20元/噸)。國產大豆方面,9月21日豆價穩定,黑龍江地方性調節儲備大豆全部流拍(9場),或因拍賣價格沒有優勢。受此影響,預計今日連豆粕和豆一期價偏弱運行。
PART2豆粕價格還會降嗎?
美豆種植面積同比下降及高單產落空基本奠定2023/2024年度美豆減產的格局。美豆新作結轉庫存2.2億,反映出美豆中性偏緊的供應格局。
在2023年美豆種植成本接近1200美分/蒲式耳的情況下,預計CBOT大豆很難跌破1200美分/蒲式耳,未來幾個月的運行區間料在1250—1400美分/蒲式耳,美盤高位將從進口成本端賦予豆粕價格較強支撐。與美豆類似,今年加拿大菜籽產量也同樣面臨一些問題,但是加拿大菜籽減產更多源自單產下滑,而非種植面積縮減。在最新的作物調查報告中,加拿大統計局將2023年新作菜籽產量看至1756萬噸,同比下滑113萬噸。決定國內豆粕供應的關鍵在于大豆買船和到港。
按目前的買船情況來看,大豆到港量:國內123家油廠8月實際到港量941.5萬噸,7月實際到港量890.1萬噸,6月實際到港量936萬噸。截至9月初,我國沿海大豆庫存657.48萬噸較去年同期的704.61萬噸下降47.13萬噸,同樣略低于5年同期均值的712.92萬噸。預計未來兩個月國內大豆壓榨難以保持高位,粕類期貨基差較大仍然有一定支撐。
來源:中華糧網、銀河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