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又跌了。
這并不稀奇,因為我們前兩天就已經預判了小麥的再次下跌。
主要原因就是當前需求疲軟,而供應增加,面粉企業在短暫補庫后必然會再次開始壓價。
所以小麥的這輪上漲也必然不會太持久,下跌也就并不意外了。
但是令市場沒想到的是,更大的風險則是在節后。
本來清明小長假一度被市場看好,認為隨著清明小長假的提振,消費能略有好轉,面粉銷量或有所增加,從而對小麥形成利好。
但是隨著中儲糧發布的幾則節后拍賣通知來看,節后的小麥市場簡直就是驚濤駭浪。
原因是節后,中儲糧開始了瘋狂拍賣,從4月7日至10日,投放頻頻加碼,而且大多是上萬噸級別的,其中七八萬噸的就好幾個,更有甚者河南分公司再次拍出了10萬噸的大單。
不得不說,節后小麥的風浪真的有點大,很多人擔心,小麥會不會再次被拍在沙灘上。
小麥能頂得住嗎?
很遺憾,大概率是頂不住的。
首先,需求本來就弱,清明小長假的情況大家也看到了,豬價再次提前熄火,說明市場消費一般,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提振效果。所以料想面粉也是一樣,即便有提振也是曇花一現,節后也會迅速回落。
雖然我們之前也關注到了,河南10萬噸的拍賣并不是首次,就在不久前就已經拍出過一個10萬噸的大單,并且全部成交,這并不是說明市場的需求量大,而是企業明顯在借勢備庫。
而這個庫很大概率是為新麥上市以后備的,所以即便不影響當前的行情,也會影響遠期小麥的行情。
其次,從時間以及拍賣的情況來看,小麥拍賣開始進入最后的瘋狂。
算算時間,距離新麥收獲上市越來越近,留給陳麥拍賣的時間也越來越有限,而前期成交率忽高忽低,也給市場增加了壓力。
越到后期,不排除政策糧會“以價促量”的操作,這將會拉拽小麥重心進一步滑落。
第三,從市場預估的新麥價格來看,陳麥也仍有下降空間。
此前市場預估新麥價格在2600-2700元/噸之間,而隨著小麥拍賣不斷走跌,部分開秤預期也存在下調,所以對比當前陳麥價格,仍有一定空間。
而最早一批收獲上市的小麥大概在5月中旬左右,也就是說,還有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考慮到新陳接軌陳麥仍有下行空間。
所以在這樣的預期下,小麥仍然是弱勢的。
但是我們之前也說過,再出現像去年那樣的斷崖式的大跌的幾率也大大縮小了,因為今年小麥的牽絆更多,僵持也更多,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托住了小麥的底。
那么預計二季度小麥呈先弱后強的趨勢。
一方面,四五月份利空壓力依然較高。
既有政策糧的投放高峰,又面臨新麥上市前的震蕩,預計市場觀望態度較強,所以會有一段拉鋸期。
而隨著6月份華北小麥大量上市,流通加快,加上優質陳麥優勢開始顯現,預計價格會震蕩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