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麥收購政策已明確,當前小麥市場正處于辭舊迎新之際,市場心態隨影響因素的變化而出現波動不可避免。無論對于接新前的陳麥市場,還是對于未來的新麥收購市場,各市場主體應保持理性心態為宜。
當前小麥市場已進入迎新狀態,市場新糧雖屬少量上市,但收購帷幕已經拉開。陳糧市場供給依然充足,下游需求并未出現明顯改善,供強需弱基本面下,小麥市場價格整體延續弱勢調整。監測顯示,當前主產區制粉企業國標二等普通小麥進廠價為2510~2560元/噸,周環比下跌40~60元/噸。
新麥陸續上市 收購報價不高
據了解,近期湖北、安徽南部等部分地區新小麥已陸續上市。根據市場調研,今年湖北小麥整體質量比預期要好,當前本地基層主流收購價在1.15~1.18元/斤,面粉廠新小麥收購價為1.18~1.22元/斤,同比低0.05~0.06元/斤。安徽西南地區主流小麥基本達到三等及以上,當前烘干廠主流收購價為1.17元/斤,少數規模較大的貿易商標準品在1.20元/斤左右。目前跨區域收購以大型企業為主,山東、江蘇、河南等地五得利企業新麥掛牌價為1.24~1.26元/斤。雖然北部主產省的收購價格高于湖北當地,但由于新麥收購標準高,加之運費較貴,整體性價比不高,采購量不大。
隨著部分地區新季小麥陸續上市,近期山東、江蘇等地方儲備招標補庫2024年小麥也在逐步增多,成交價格較前期有所回落。目前山東地儲招標采購2024年新麥主流成交價為1.27~1.28元/斤,已普遍跌破1.30元/斤。
5月17日,山東諸城市糧油儲運有限公司采購2024年產非雨后小麥3000噸,底價2570元/噸,成交價2535元/噸。同日,江蘇南通糧食集團海安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采購2024年產新小麥3804噸,底價2590元/噸,成交價2535~2555元/噸,成交均價2545元/噸,較上期(5月15日)下跌37元/噸。
從近日相關機構產前調研情況看,今年11個小麥主產省播種面積穩中有增,長勢總體好于上年。雖然后期小麥生長收獲還要跨越干熱風、倒伏、“爛場雨”等多個潛在關口,但市場對新麥豐產預期較強。
陳麥價格回落 新陳接軌加快
隨著部分地區新小麥不斷上市,陳麥市場購銷相對冷清,面粉消費缺乏利好,制粉企業開工率較低。特別是在地方儲備小麥輪出積極、渠道以及基層加快清庫的情況下,陳麥市場階段性供給充足,價格下行壓力較大。
當前,制粉企業普通陳小麥凈糧進廠價:河北邯鄲1.275~1.285元/斤,山東菏澤1.265~1.29元/斤,河南新鄉1.26~1.295元/斤,江蘇徐州1.28~1.305元/斤,安徽亳州1.265~1.295元/斤,部分地區周環比下跌0.01~0.03元/斤,較五一假期后平均回落0.03~0.04元/斤。
按照常年慣例,新糧上市前加工企業往往會增加部分陳小麥采購,原因是新麥的使用要經過一定時間的后熟期,為維持生產正常進行,加工企業或適量補充庫存,但由于目前制粉企業生存狀況艱難,且采購重點大多將轉向新麥,因此對陳麥的采購仍會采取以銷定購的策略,大幅增加陳麥庫存的概率不大。
據了解,目前主產區制粉企業陳麥報價多在1.24~1.31元/斤,低位報價區已與新麥收購價相差無幾。市場預計,在新麥大規模上市之前,陳麥市場價格將繼續偏弱調整并逐步與新麥價格接軌。
相比普麥的下跌,優質小麥價格顯得更具抗跌性。當前河北“藁優2018”收購價3000元/噸,河南“鄭麥366”收購價3030元/噸,山東“濟南17”收購價2880元/噸,周環比均上漲40元/噸。原因是去年收獲期“爛場雨”天氣影響,部分優質小麥品質下降,當前市場上優質小麥余糧較少,價格偏強運行。
近日海關總署公布了4月份糧食進口明細,其中4月份我國進口小麥195萬噸,1~4月累計進口小麥624萬噸,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地儲輪換持續 粉企補庫謹慎
盡管國家臨儲小麥與儲備小麥輪換銷售已暫停投放,但各級地方儲備小麥輪出依然持續。由于市場供需環境相對寬松,加之新麥陸續上市,制粉企業陳麥補庫心態謹慎,市場反映近期地方儲備小麥銷售成交率和成交價均較前期有所下降。
據不完全統計,重點監測的產銷區5月16日地方儲備小麥共投放25.9萬噸,成交5.12萬噸,成交率為19.8%。其中,山東銷售成交均價2500~2540元/噸,河南2460~2580元/噸,江蘇2560~2584元/噸,河北全部流拍。
5月13日,國家糧食安徽交易中心競價銷售2021年產小麥(濉溪縣級儲備)9023噸,成交1000噸,成交率11.08%,成交均價2510元/噸。5月14日,上海糧食交易中心競價銷售2021年南方產混合小麥(區級儲備)6000噸,全部成交,成交價2525元/噸。5月15日,江蘇南通糧食集團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競價銷售2022年產小麥3337噸,底價2560元/噸,流拍。5月16日,山東淄博市淄川區糧食和物資儲備服務中心競價銷售2020年產白小麥1240噸,實際成交500噸,成交價2540元/噸。5月17日,廣東汕頭市儲備糧食和物資有限公司委托銷售2020年江蘇小麥4865.69噸,全部成交,底價2530元/噸、2540元/噸、2550元/噸,成交價2550~2580元/噸。
收購政策明確 激發市場活力
國家發布的2024年夏糧收購政策明確,要堅持市場化理念不動搖,持續加強收購工作統籌組織,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收購,激發市場購銷活力。要認真抓好政策性收購,牢牢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加強市場價格監測,及時按程序申請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啟動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切實發揮政策托底作用,新季小麥收購政策已基本明朗。
5月15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初步預計今年夏糧旺季收購量在7000萬噸左右,較去年略有增加,其中小麥6300萬噸左右。預計小麥開秤價格高于最低收購價格水平,大范圍啟動托市收購的可能性不大。
自去年11月以來,國內小麥價格一路下行,個別貿易商、制粉企業及糧庫等收購且囤積小麥受損較重,更有極個別市場主體已經是連年出現虧損。在新糧上市初期這一敏感時段,各市場主體觀望情緒濃重,小麥市場也多在等待政策指引,國家夏糧收購政策出臺可謂正當其時。據以往慣例,6月初中央企業儲備輪換收購將會展開,屆時會對小麥收購市場起到風向標帶動效應。
心態波動難免 理性應對為宜
由于今年新麥生產仍面臨不利天氣考驗,市場將繼續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新麥收成。當前小麥市場處于辭舊迎新之際,市場心態隨影響因素變化而出現波動不可避免。但筆者認為,無論是對接新前的陳麥市場,還是對未來的夏收市場,各市場主體均應理性對待為宜。
陳麥市場:隨著新季小麥逐步開始批量上市,預計陳麥價格仍有小幅回調可能,新麥價格也將逐步形成自己的價格中樞,在保持合理價差的情況下,實現新陳麥的季節性接軌。建議持糧主體合理安排糧源出貨節奏,抓緊時間售糧。制粉企業考慮到新麥加工有一個后熟期的過程,可按照以銷定購的策略適量采購部分小麥,以維持生產的正常進行。
新麥市場:今夏小麥市場收購政策已基本明朗,盡管陳麥市場價格一直偏弱下行,新麥價格開秤預期也不高,但市場預計大范圍啟動托市收購的可能性仍不大,市場化購銷特征依舊會表現明顯。建議各用糧企業和貿易商順應政策、順應市場而為,擯棄賭市心理,密切關注市場購銷形勢,切實把握好收購的時間和節奏,合理控制收購成本,規避后期市場風險。(原文刊登于2024年5月21日糧油市場報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