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消息,芝加哥農業資源總裁巴斯在一次全球谷物行業會議上表示,全球小麥市場正面臨供需失衡的挑戰。俄羅斯小麥產量下降以及全球小麥庫存減少,可能推動小麥價格在未來兩個月上漲15到20美元/噸。
巴斯表示,全球谷物(以及油籽)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變化。巴西大豆產量創下1.74億噸的歷史新高,導致油籽市場(尤其是大豆)承受下行壓力。和大豆市場的疲軟前景形成對比的是,玉米和小麥的價格前景更為樂觀,因為供應緊張可能帶來額外支撐。
俄羅斯小麥供應減少正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據農業資源公司估計,俄羅斯2025年小麥產量預計為8200萬噸,略低于俄羅斯統計局估計的8240萬噸。與此同時,加拿大等國家的播種面積也在縮減,進一步加劇了全球供應壓力。受此影響,全球小麥期末庫存預計減少400萬噸,全球小麥產量下降250萬噸。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月份的報告,全球小麥庫存估計僅為3.084億噸,處于歷史低位,未來的供應前景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天氣因素成為決定小麥價格走勢的關鍵。歐洲部分地區降雨過多影響小麥生長,而黑海和美國部分地區則面臨干旱問題,這可能進一步收緊全球小麥供應。巴斯強調,未來幾個月的天氣情況將直接決定小麥價格是否能夠持續上漲。
受供需緊張和天氣不確定性的推動,農業資源公司預計在2025年4月至5月期間,全球小麥價格可能每噸上漲15到20美元。這一預期已經在部分市場初步體現。
截至2月9日當周,俄羅斯3月份交貨的12.5%蛋白小麥在黑海港口的FOB價格達到每噸243美元,較一周前上漲1美元/噸。
展望未來,全球小麥市場的焦點將集中在主要出口國的天氣狀況、農業政策變化以及貿易流向調整。短期內市場情緒向好,價格上行壓力仍然存在。
來源:博易大師、中華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