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麥市場正處于“政策托底與供需寬松”的博弈階段,短期內小麥價格或仍難擺脫區間震蕩局面,上下突破均缺乏持續動能。建議各持糧主體理性購銷,切忌盲目看漲看跌,畢竟穩定仍是未來小麥市場的主基調。 3月下旬,小麥市場盤整行情略顯松動,市場情緒有所轉弱。雖然小麥價格依舊呈現“大穩小動,有漲有跌”,但總體來看跌多漲少,市場價格重心呈現緩慢下移趨勢。小麥價格穩中不斷小幅下探,說明市場正在試探和尋求新的平衡點。 監測顯示,截至3月28日,主產區制粉企業新普麥(國標二等)進廠價格為2420~2450元/噸,周環比下跌10~20元/噸,月環比下跌20~40元/噸。
產區麥價穩中小幅調整
據市場反映,近期小麥市場供應量增加,部分糧商在價格下跌的背景下選擇出貨,市場散糧流通量因此增長。同時,各級儲備輪換糧密集投放,持續為市場提供補給,進一步增加了市場供應。市場賣壓加大,制粉企業大多根據門前上量情況小幅回調收購價格。 3月28日,主流制粉企業新普麥進廠價:河北1.21~1.221元/斤,山東1.205~1.23元/斤,河南1.21~1.225元/斤,江蘇1.212~1.217元/斤,安徽1.215~1.223元/斤,部分地區周環比延續0.005~0.01元/斤的小幅回落。
近期小麥價格穩中偏弱調整,其原因:一是各級儲備輪出進入高峰,同時持糧主體惜售情緒有所緩解,市場糧源供給總量充裕;二是面粉消費進入淡季,面粉企業開機負荷下降,對小麥采購需求有限;三是近期部分區域玉米價格有所下滑,加之小麥飼用替代仍未形成規模,減弱市場對小麥后市的看漲預期。 相對于普麥價格的偏弱調整,優質小麥價格大多偏強運行。3月28日,河北“藁優2018”收購價2740元/噸,山東“濟南17”收購價2640元/噸,河南“鄭麥366”收購價2660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40~50元/噸。原因是近期我國進口小麥大幅下降,優質小麥供應偏緊,制粉企業提價促收,因此優麥價格偏強運行。
另外,由于市場對進口麥有剛性需求,近期廣東進口小麥拍賣普遍溢價成交。3月25日,廣州市糧食集團競價銷售進口小麥,其中澳大利亞標準白麥底價2790元/噸,成交溢價達到60~90元/噸;加拿大小麥底價3390元/噸,成交價3670元/噸,溢價高達280元/噸。近日遙感監測顯示,目前冬小麥主產省一、二類苗比例為90.4%,長勢良好。3月25日至29日受寒潮影響,中東部出現大幅度降溫天氣,但由于前期氣溫明顯偏高,降溫對大部地區冬小麥總體影響不大,市場因天氣引發的炒作情緒較低。
后期麥價上下空間有限
近期,小麥市場價格重心緩慢下移,面粉企業和糧商的購銷心態普遍謹慎,他們既擔心價格繼續下滑導致虧損擴大,又擔心后市價格反彈而錯失市場機會,如何把握結構性交易時機與風險管理則顯得更為關鍵。 據資深人士分析,當前小麥市場多空因素交織并存,供需博弈依舊明顯。政策托底與玉米走強為麥價提供支撐,但供需寬松的基本面與終端消費疲軟仍制約麥市行情,預計短期內小麥價格仍將以穩為主、小幅波動,上下空間均相對有限,接新前小麥市場將在區間震蕩中不斷尋找新的平衡。
鑒于當前的市場形勢,筆者認為,后期應密切關注中儲糧及地方各級儲備小麥的購銷情況、新季小麥的生長情況及玉米市場對小麥價格的影響;同時建議持糧主體理性購銷,切忌盲目看漲看跌,可結合自身倉容資金,逢高有序分批出糧,規避后市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