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下旬,國內稻谷市場逐步進入新陳交接期,南方產區新季早稻陸續收獲上市,陳稻價格延續穩中偏弱行情。稻谷市場購銷兩不旺,下游大米市場處于需求淡季,米企開機率持續低位運行,市場主體關注重點逐步轉移至新季早稻市場,短期觀望心態較強。
南方地區降雨持續
早稻生長或受影響
本周,南北方稻谷主產區降雨仍持續偏多。分地區看,東北地區大部累計降水量有20~40毫米,光溫適宜,利于一季稻生長發育。西南地區至江漢、黃淮等地出現新一輪降水過程,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湖北大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重慶、云南、貴州等地部分農田有漬澇災害風險,易導致水稻根系早衰、受淹倒伏;強降水還會影響江南早稻開花授粉,同時,田間濕度大也易引發水稻病蟲害發生發展。
從生長進度來看,目前早稻主產區普遍處于抽穗至乳熟期,華南部分地區已經開始上市;一季稻西南地區大部處于分蘗至拔節期,東北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處于返青至分蘗期。
拍賣行情繼續下行
早稻退出拍賣序列
據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統計,6月24日投放2020年至2022年產稻谷61.9萬噸,實際成交3.9萬噸,成交率6%,成交均價2664元/噸。與上周相比,成交量減少1.5萬噸,成交均價下跌12元/噸。本次成交全部為黑龍江省粳稻,南方秈稻全部流拍。當前受大米需求走弱影響,米企開機率持續低位徘徊,參與最低收購價粳稻競拍的積極性下降,導致拍賣行情繼續下行。
綜合來看,4月1日至6月24日期間,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已進行13期,累計投放804.6萬噸稻谷,實際成交123.8萬噸,成交率15.4%,成交均價2657元/噸。分品種看,粳稻成交120.4萬噸,中晚秈稻成交3.4萬噸,早秈稻全部流拍。
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發布的消息稱,7月1日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計劃投放2020年至2022年產稻谷59萬噸。分品種看,中晚秈稻投放30萬噸,粳稻投放29萬噸;隨著2025年產新季早秈稻陸續收獲上市,陳早稻退出拍賣行列。分年份看,2020年產10萬噸,2021年產32萬噸,2022年產17萬噸;分省份看,黑龍江省29萬噸,河南省18萬噸,安徽省9萬噸,江西省3萬噸。
早稻上市數量增加
陳稻行情穩中偏弱
本周,新季早稻陸續收獲上市,廣東粵西地區早稻收獲上市量增加,除前期受臺風影響、部分區域倒伏外,大部分糧源質量能達到正常年景水平。湘贛地區早稻大部分處于灌漿期,部分早熟品種零星收割上市,早稻產情總體良好,預計兩周左右將迎來全面上市。
陳稻市場原糧購銷活躍度較低,價格繼續穩中偏弱運行。據監測,截至6月26日,普通圓粒早秈稻市場報價:湖南益陽2740元/噸,周環比下跌20元/噸;江西南昌2710元/噸,持平。普通中晚秈稻市場報價:江西宜春2610元/噸,湖北荊州2680元/噸,廣東清遠280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普通粳稻市場報價:黑龍江建三江2830元/噸,吉林白城2840元/噸,遼寧盤錦3000元/噸,江蘇鹽城2920元/噸,安徽巢湖290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
大米價格整體持穩,受需求弱勢影響,大米走貨量下降。據監測,截至6月26日,早秈米批發價:廣州地區3710元/噸,福州地區375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中晚秈米批發價:南昌地區3570元/噸,長沙地區3640元/噸,福州地區4150元/噸,廣州地區389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圓粒粳米批發價:黑龍江建三江地區3750元/噸,天津3850元/噸,江蘇淮安地區4040元/噸,上海407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廣州地區進口泰國米批發價3750元/噸,進口越南米批發價3650元/噸,均較上周下跌1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