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蛋雞養殖或許競爭更激烈
將蛋雞養殖行業發展,重點劃分了五個階段,將近五年時間過去,第四代養雞主流模式基本完成,當前戶均產蛋雞養殖量,至少在10000只以上,主流蛋雞養殖場存欄規模,集中在產蛋雞數量1-10萬只之間。
當前蛋雞終端養殖場,如果按照20萬戶上下,上游所有與蛋雞行業相關的配套服務人員,按照1:100,帶動行業從業者,大概在2000萬人左右,雞蛋雖小,撬動的卻是大產業。
在后續這五年來,非洲豬瘟強大紅利刺激,蛋雞產業超歷史新高的回報,擴建和新建速度大幅度提升,小戶變大,大戶更大,新建超大趨勢下,戶均蛋價養殖規模躍進式增加,總籠位疊加到歷史高位。
互聯網快速崛起,滲透到城鄉每一個角落,快速改變大部分傳統產業的流通格局,鮮蛋流通和消費一樣受到影響。網絡零售快速崛起的利刃,降價直銷,產銷直供增加了,傳統零售渠道萎縮了,產能較大時,價格抑制明顯。
新冠的突然發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較大,經濟增速放緩,而經濟決定消費和購買力。在蛋雞產能較大時,疫情影響,上游部分鮮蛋板塊需求呈現一定萎縮,蛋價低迷期拉長,去產能時間拉長。
當前主流高產蛋雞總籠位,預估在12億只上下,如果再把地方品種土雜雞低產蛋雞,肉蛋兼用蛋雞等等下蛋的雞籠位加在一起,預估在15億只上下,都折算成高產蛋雞,如果都同時滿欄,產蛋雞數量,大概預估在13.5億只上下。有朋友預估,單棟3萬只以上籠位,大概在6億只左右,那么按照15億只總數的話,大概占比是將近40%以前特色品種,地方品種土雜低產蛋雞,肉蛋兼用蛋雞,總存欄數量少,走中高端品牌蛋為主,基本不沖擊普通大流通鮮蛋市場,可以不計在總產蛋雞數量內,但隨著這類蛋雞存欄數量逐年快速上升,上游中高端蛋品消費提升增速慢,疫情和電商等沖擊一部分中高端蛋品銷售通路,階段性會流通一部分到普通大流通鮮蛋市場,沖擊價格。
另外,人均家庭零售板塊,鮮蛋消費總數量,基本是有限的,同一人群形成固定鮮蛋消費習慣后,普通大流通鮮蛋和中高端品牌蛋,很難持續同時消費,簡單講,吃品牌蛋的人群越來越多,吃普通大流通鮮蛋,也就越來越少,逐步擠壓轉向食品和深加工板塊。
單場產蛋雞數量20萬只以上比例,在快速提升,特別是單場產蛋雞數量50萬只以上新建場比例,同樣在快速提升。
第四代養雞模式基本完成,第五代養雞模式逐步緩慢開啟,第四代往第五代養雞模式上走,速度要明顯緩慢一些,但會繼續推進,未來一段時間,或許會稍微加快一些。
老齡化后雇工問題;硬件投入成本上升,普通養殖場設備升級繼續投入問題;適度規模化蛋雞場從業者自身年齡偏高后傳承問題;年輕人口往南部經濟帶流動,年輕人口往省會及周圍中大型城市流動,新的肉蛋奶集中消費區形成,產銷轉換,一部分銷區變產區,逐步減少調運,開始逐步自供,互聯網推動等,逐步改變蛋品流通格局問題;無抗之后養殖觀念養防實操改變問題;是未來養殖企業同樣需要面臨的新問題。
蛋雞里面一部分企業開始升級搞蛋業公司了,生豬里面一部分企業搞食品公司,理論上是開始掌握主動銷售的開始。
房地產和教育板塊等分支火過之后,一部分社會閑余流動資金,需要有地方承載,逐步一部分資金會重新進入實體。
高科技類只適合少數人和少數企業。而現在很多傳統實體行業,已經進入微利期,靠拼體量階段,小體量資金做不了。
14億人口肉蛋奶是剛需,加上各分支有缺口時,時不時有些政策性支持。有一部分閑余流動資金,會加速進入各養殖分支,繼續加速規模化推進。
原來遍地是西瓜的年代,芝麻綠豆不被重視,當西瓜收完, 開始爭撿芝麻綠豆時,降維競爭,便逐漸開始了。
中大型養殖場如果和小散養殖戶一樣,只管養,不管后端產品銷售,憑著高昂的投資成本和緩慢的周期回報,是很難和散戶競爭。
得想辦法自己配套銷售,或者加工,逐步去中間化。各環節利潤透明時,產業鏈優勢就凸顯出來。體量加產業鏈,綜合運營均衡的企業,回報率會比較穩健。
一周熱點
- 2022-05-30倒計時1天!新希望六和2021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
- 2022-05-302022年大商所農保計劃生豬專項項目發布會在肇慶召開
- 2022-05-30關于開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的通知
- 2022-05-30擺脫“外國種豬依賴” 中國養殖業使出“黑科技”
- 2022-05-30近五年關聯交易猛增?雙匯發展大額采購美國豬肉價格是否公允? | 問詢風云
- 2022-05-30中農穎泰高分通過新版獸藥GMP驗收
- 2022-05-30大北農發力鄉村振興,聯手黑龍江省政府啟動“龍江十年千億投資計劃”
- 2022-05-30全球小麥市場一周要聞:小麥價格互有漲跌 上升趨勢未變
- 2022-05-30國內豆粕市場高位盤整等待突破方向!
- 2022-05-27新起點,新征程!“溫氏牧場”品牌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