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國慶節日來臨 終端需求是否會有起色?
國慶節日即將來臨,終端需求能否有起色?本文將從屠宰開工率、凍品庫容比以及豬肉進口量三個指標進行分析。
1.中秋節開工率漲幅甚小
生豬均價與開工率呈現負相關關系。根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截止到9月18日中秋節前,全國重點屠宰企業開工率為31.57%,達9月份開工率最高值,較月初僅提升6.41個百分點。中秋節后,需求回落,屠宰企業宰量迅速下滑,開工率隨之下降,截止到9月23日,卓創資訊監測全國重點屠宰企業開工率為25.17%,較18日下滑6.4個百分點,回歸節前低位水平。
現階段生豬價格降至截止到目前的全年最低點,但屠宰開工率未恢復至非瘟前水平,終端需求疲軟依舊。
2.凍品庫存高位未釋放
根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上半年凍品庫存量持續增加,截止到目前,6月份庫容比達年內峰值為33.25%,較年初1月份上漲24.87個百分點,這主要是由于年初市場對后市行情較為樂觀,加之生豬及豬肉價格持續下跌,業者逢低存貨入庫心理占據主導所致。
但隨生豬價格不斷下探,看漲預期遲遲未兌現,業者入庫數量逐漸減少,庫容比下滑,截止到2021年8月底,卓創資訊監測重點屠宰企業平均凍品庫容比為31.85%,但仍處于較高位。生豬價格仍處于不斷探底階段,個別企業為減少庫存,主動減少屠宰量,下游凍轉鮮比例增多,但整體凍品投放市場比例不大。
3.進口豬肉量繼續下滑
生豬價格不斷探底,國內豬肉供應量較為充足,加之進口及國產肉價差逐漸縮小,進口量環比不斷降低。根據海關數據統計,8月份豬肉進口量為25.88萬噸,2021年累計進口291.4萬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居民收入減少,消費較為保守,下游豬肉批發市場走貨欠佳,引發國產肉凍品庫存高位,進口貿易商資金鏈緊張等一系列現象。
4.四季度終端需求或有好轉
10月份天氣轉涼,進入四季度傳統的消費旺季,冬季腌臘灌腸提振,加之政策性收儲托市效應,一定程度上抑制豬價過度下跌。豬肉價格降至低位,終端需求或緩慢恢復。但市場豬源較為充沛,同時后期凍品逐漸出庫,需求端難敵供應端,生豬價格或仍存下滑空間,建議業者適時出欄,勿過分壓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