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飼料成本上漲、奶農增收不增利 有牧場布局飼料或肉牛產業應對

來源: 新京報   作者:    時間: 2021-10-26

  玉米漲價30%,豆粕漲價20%,青貯減產、漲價、難收……不斷上漲的飼料成本壓力,成為眼下困擾山東奶農張強的一大難題。

  部分奶農、牧業公司近日向新京報記者證實,受國際海運費用提高、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際貿易摩擦、全球貨幣通脹、國內玉米青貯減產等因素影響,“今年成為飼料價格上漲最突出的一年”。由于奶價上漲不足以覆蓋成本壓力,一些奶農增收不增利,有的已計劃轉向肉牛養殖。

  為應對飼料成本上漲壓力,現代牧業、中國圣牧等大型牧業公司普遍采取降本增效舉措提高單產,還有部分企業開始布局肉牛產業或飼料業務,以解決長久之需。

  飼料成本大幅上漲

  每年9月玉米剛成熟時,山東奶農張強都要忙著在河北、山東一帶收購青貯,為其牧場里的1000多頭奶牛儲備好一整年的粗飼料。眼下進入10月下旬,北方大部分地區的玉米開始變老,已過了收青貯的最佳時節,但張強的4個青貯池只填滿了1個半。

  “今年收青貯季壓力大,價格高,還收不到。去年一畝地的收購價在800元-1000元,今年漲到了1300元、1400元,最貴的達到1700元。產量也有所下降,去年一畝地能收2.5噸-3噸玉米青貯,今年只能收2噸-2.5噸,平均每畝地比去年少半噸左右。”張強說,造成今年山東、河北一帶玉米青貯漲價的主要原因是雨水多,不但影響青貯的產量和質量,還影響收割,“地里都是水,機器設備進不去,幾乎全沒收起來,相比我們,萬頭牧場壓力更大,飼料配方都調整了。”

  所謂玉米青貯,是將鮮玉米棒連同鮮玉米秸稈粉碎,通過發酵長期保存下來的一種飼料,能解決冬春季節飼草不足,是我國奶牛養殖行業使用量較大、性價比較高的一種粗飼料。

  據奶業上游雜志《荷斯坦》主編豆明了解,今年我國東北、華北地區連遭陰雨天,造成玉米青貯減產、質量下降。華北地區去年每噸青貯價格在4500元左右,今年價格達到六七千元,漲幅在30%左右,且存在較大缺口。除青貯外,玉米、豆粕、苜蓿草等奶牛常用飼料、草料價格也有所上漲。

  “今年是飼料成本上漲最突出的一年,玉米價格絕對值漲了1000多元,漲幅在30%-40%,豆粕進價漲了20%左右。”云南海牧牧業總經理李錫智告訴新京報記者,云南地區往年玉米每噸價格為2200元-2400元,今年在3000元-3200元;東北玉米往年正常價格在1600元-1800元/噸,今年最高時漲到2800元-3000元/噸,近期受新糧產出及豬價下行影響,價格有所回落,但也達到了2500元-2600元/噸。

  根據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公布的統計數據,截至10月19日,玉米飼料原料均價為2590.53元/噸,豆粕飼料原料均價為3490元/噸-3540元/噸。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市場分析預警團隊玉米首席分析師王東杰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盡管今年在8月新陳糧轉換季價格是下降趨勢,但當前玉米價格仍然較同期偏高,處在2016年以來的相對高位。

  奶農增收不增利

  從數據來看,我國原料奶主產區整體奶價依舊堅挺。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今年6月生鮮乳月度均價為4.27元/公斤,環比上漲0.7%,同比上漲19.3%。不斷上漲的飼料成本正擠壓奶價上漲帶來的利潤空間,不少奶農坦言今年奶牛養殖增收不增利,眼下僅是“維持”狀態,部分奶農甚至萌生轉養肉牛的想法。

  張強稱,目前其所在地區每公斤原奶收購價在4.1元-4.3元,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而飼料成本有所上漲,牧場經營面臨壓力。“我附近10噸以上的牧場已經有2家完全轉做肉牛。如果明年奶價行情不好或者青貯不夠,我也計劃把牧場一半以上的奶牛轉成肉牛。肉牛吃點質量差的飼料也能維持,但飼料不好會影響奶牛產奶量和原奶質量。”

  “確實增收不增利,目前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天津奶農王力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原奶公斤收購價在4.1元、4.2元左右,較去年同期上漲2-3毛錢,但公斤奶成本較去年高6毛錢左右,奶價漲幅覆蓋不了飼料成本,很難賺到錢。

  從8家上市奶企2021年中期報告來看,盡管凈利潤水平有所提高,但毛利率水平在34家上市、掛牌乳企中依然偏低,飼料成本上漲已成為影響奶牛養殖利潤水平的主要因素。

  今年上半年,現代牧業公斤奶直接飼料成本為2.09元/公斤,同比增加0.34元/公斤,進而影響公斤奶整體成本同比增加0.33元/公斤至2.6元/公斤。針對飼料成本上漲,現代牧業調整采購策略、優化飼喂配方、加強精準飼喂管理等措施,適度平抑了部分飼料市場價格上漲的影響,同時奶價提升也基本抵消成本上漲影響,使毛利率與去年同期持平,保持在37.2%。

  中國圣牧今年上半年公斤奶飼料成本約為2.53元,同比上漲約26.2%。受原料價格上漲、并購影響,優然牧業上半年原料奶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0.7%下降到40.4%。原生態牧業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減少20.9%至9800萬元,除匯率兌損外,受疫情影響導致的期內進口干飼料價格上漲,令其相關成本上升約13.9%。

  在現代牧業今年8月舉行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其執行總裁兼執行董事孫玉剛直言,上半年奶價上漲主要受供需缺口和飼料成本上漲影響。長期來看,飼料價格走勢并不樂觀,預判未來價格仍會高位運行并伴有震蕩。

  奶企布局飼料產業

  早在2020年,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就預測,我國奶牛養殖行業主要面臨飼料成本上漲、產能過剩、生物安全三大挑戰。2020年玉米期貨價格上漲40%以上,達到了當時的價格新高。

  海牧牧業李錫智分析認為,此輪飼料價格上漲主要受國際海運費用提高、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際貿易摩擦和全球貨幣通脹影響,漲價趨勢進而傳導到國內飼料、原料市場。

  這從幾大飼料公司半年報中也可見一斑。海大集團在2021年半年報中表示,全球農產品受天氣異常及各國疫情影響,價格不斷上行,國內玉米、豆粕等大宗農產品價格在今年一季度創近年新高后震蕩運行。由于飼料價格上漲幅度遠低于原材料價格上漲,飼料行業利潤嚴重受壓。新希望也稱,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收儲政策變化、各國主糧產區收成情況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玉米、豆粕等主要飼料原料價格持續走高,玉米市場均價更是在2021年初逼近3000元/噸大關。加上中美貿易摩擦,給今后飼料原料的國際貿易帶來不確定性,價格波動風險將長期存在。

  目前,大型牧場普遍采用降本增效的辦法應對飼料成本上漲壓力,現代牧業調整采購策略、優化飼喂配方、加強精準飼喂管理;中國圣牧通過在天津建立的供應鏈中心進口飼料產品,降低中間環節采購成本,并通過讓渡供應商付款周期、提升飼料質量等實現降本增效;原生態牧業通過調整飼喂方式降低部分飼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

  孫玉剛認為,控制飼料成本最好的辦法是提高單產。通過測算,現代牧業發現產奶量每提高10%,公斤奶成本就會下降0.1元左右。

  除降本增效外,不少上游奶企已開始布局飼料業務和肉牛業務。2020年12月,現代牧業宣布進軍肉牛產業。作為我國最大的反芻動物精飼料提供商,優然牧業今年上半年飼料收入為27.12億元,同比增長37.2%,成為僅次于原料奶的集團第二大收入來源。今年10月,中國圣牧宣布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內蒙古圣牧擬與現代牧業、牡丹江萬鼎乳業有限公司及牡丹江陸港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資1億元,在牡丹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物流園區建設飼料加工基地。中國圣牧表示,牡丹江市毗鄰俄羅斯,有利于進口大豆、玉米等飼料原料,在擬定區域建設一座年產能百萬噸的飼料加工基地,可以滿足公司飼料需求降低飼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