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邦科技:三季度末,公司能繁母豬共計100萬頭,后備40萬頭
正邦科技11月4日公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20211103。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9.71億元,同比增長22.59%。其中:飼料銷售收入為125.58億元,同比增長31.81%;生豬銷售收入為256.4億元,同比增長 12.91%;其他還有食品、獸藥,占營業收入比重較小;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累計虧損76.27億,同比下滑240.39%,從凈利潤方面看,飼料實現盈利0.86億,生豬養殖板塊虧損79.3億。此外,出于謹慎性原則,會計計提資產減值共計13億元,其中存貨計提減值12.22億元。
生豬養殖業務情況:1-9月份公司累計銷售生豬 1183.55萬頭,同比增長99.76%,其中仔豬銷售115.31萬頭,商品豬1068.24萬頭。整體出欄量位于行業前列,這也使得公司在當前行業豬價低迷的市場環境下,承受業績壓力。第三季度生豬出欄483.87萬頭,環比增長9.5%,而第三季度隨著豬價的進一步探底全行業均都進入深度虧損狀態,公司單三季度公司生豬養殖板塊虧損共計 64.6億元。除了正常經營虧損外,為應對本輪周期底部,公司持續強化種群效能,處置了一些PSY在20以下的能繁母豬,同時也不斷提高后備育種選育率。整個三季度縮減種豬共計60萬頭,損失18.35億元,加大了公司業績的虧損幅度。此外,公司第三季度存貨減值共計10.2億。
成本方面:三季度仔豬完全成本為580元/頭,較二季度呈現環比下降態勢,主要是因為種群質量的不斷提升,第三季度PSY提升至22;三季度育肥完全成本為19.81元/kg,較二季度略有上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1)三季度出欄商品豬主要是一季度的仔豬,而由于一季度仔豬成本較高(890元/頭),沒有充足的前置成本下降空間;(2)由于自繁自養不斷上量,公司也在清退部分養戶,給予養戶補貼,結算成本有所增加,因此育肥端成本略有上浮。
整體來看,公司目前成本改善空間最核心的部分還是在于仔豬成本。而公司相對較高的仔豬成本也是因為之前公司通過高價外購母豬,進行快速擴張所致。這是產業發展的自然過程。也正是因為之前的投入,公司把握了未來產能擴張的主動性,從種群、土地、環保指標、產能交付的情況來看,能滿足公司未來快速上量的需求。現階段,生豬養殖企業比拼的是管理及降本增效的兌現程度,公司也會逐步回歸到低成本擴張的路線上。
二、Q&A
Q:公司目前的資金情況如何,如何能在周期底部確保自身的資金安全?
A:首先,上市公司層面有較為充足的現金保障:
(1)貨幣資金:三季度末,在前三度季度實施分紅資金 22億元、回購資金 5億元后,公司貨幣資金存量仍有60.70億元;(2)銀行授信:截止到9月底公司銀行授信額度 260 億元,未使用額度 80 億元,后期將持續推動與更多金融機構合作提高授信額度。
其次,公司把開源節流作為穩發展的重點,確保擁有足夠的運營資金:
開源方面:
(1)債權融資:持續通過多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供應鏈金融方式、融資租賃、短融、綠色債等方式進行融資。由于公司長期以來與銀行和政府搭建穩定合作關系,今年9月成功發行江西首個民營企業約4億元人民幣低利率的美元債;同時以供應商應收賬款開展的ABS將結合市場利率情況擇機發行。(2)股權融資:公司與各地政府組建產業基金,目前已成立的產業基金規模超30億,未來也會持續探索和利用產業基金模式加強融資力度。同時,國家出臺穩定生豬貸款政策金融機構不得對生豬養殖企業隨意限貸、抽貸、斷貸,所以整體市場融資環境友好。
節流方面:
(1)控制資本開支:在產能建設上,在建工程能停則停、能緩則緩。而且以目前的產能交付情況,能夠滿足遠期的出欄規劃;(2)經營層面:一方面,公司早于行業進行低效母豬淘汰,主動進行產能縮減,調整發展節奏,減少現金流出:另一方面,為提高產能利用率及時處置部分閑置及劣績租賃場,減少未來租金支出。
因此,從公司目前發展階段及生產運營所需現金流的匹配度上來看都是比較健康的,整體經營資金風險小。
Q:公司未來成本改善的空間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A:今年以來,公司更加注重經營質量而非規模數量。因此所有的經營戰略都圍繞降本有序展開:
(1)種豬方面:目前,公司育肥成本下降的核心仍然是仔豬端的成本,種群的持續強化帶來生產成績的改善,能夠顯著降低仔豬成本。通過現在的經營數據來看,三季度PSY已經達到22,較為接近非瘟前水平。未來通過海外引種發揮能效:高純度的種群個體對于基因組的遺傳貢獻比例將大幅提升,也就使得豬只出肉率、抗病性及繁殖能力能夠高于市場的平均水平,這將為公司仔豬成本帶來強有力的行業競爭力;
(2)飼料成本:飼料是生豬養殖過程中成本占比較大的部分。一方面,公司通過信息化系統及智能化設備的使用,不斷提高飼喂的精確度,提升飼料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公司專業的配方團隊會根據原料價格及時進行配方調整:已提前通過試驗評估,明確了國內外可能使用到的常規和非常規原料的相對價值,然后根據市場資源及行情預判,提前做好優勢原料的及時采購與替換使用。比如用小麥、糙米、稻谷、大麥等替代玉米并降低豆粕用量,進口木薯、米糠、棕櫚粕等進口原料的使用,提高飼料轉化率、同時使用促進生長的功能性原料或添加劑的營養方案等,達成精準、專業、快速的配方優化執行策略,降低養殖飼料成本,提升相對效益;
(3)精細化管理:由于公司一直堅持“公司+農戶”與自繁自養相結合的經營模式,管理上存有一定難度。因此上線了不同系統,針對兩種模式存在的弊端通過信息化系統的應用,補足各模式存有的短板:通過事業部、片區、分公司的 BI數據庫和預警管理系統來發揮大腦管控的作用,而具體的生產單元(豬場、代養場)則利用開發的APP邦繁寶和邦養寶來具體的執行和落地,比如通過邦繁寶的指引操作和提示能夠有效提升自繁自養下飼養員的專業水平;通過邦養寶的標準化流程監控能有效規避農戶的道德風險等。真正落實精細化的管控,最終解決實際生產問題,提高整體生產效率。
Q:請問公司今年四季度和2022年的出欄規劃?
A:公司經營決策會根據行業發展情況進行動態調整,雖然目前公司的建設放緩,但公司未來產能擴張所需的核心條件都已具備,發展主動性大幅提高:
(1)育種體系及種群質量:目前公司擁有GP+GGP合計14萬頭,“萬頭引種計劃”的完成更是夯實了公司種豬基因庫,為培育優質種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公司目前擁有的都是高效二元母豬群體,從中長期來看都為未來的出欄計劃做好了準備;
(2)產能建設: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已有母豬欄舍220萬頭產能,育肥欄舍1200萬頭,同時還儲備了24萬畝土地和環保指標,能夠滿足快速上量;
(3)人才方面:伴隨著公司的快速擴張,已經儲備了一批具有專業能力的各類型人才,并應用于各個領域。同時,在人才戰略上公司運用考核與激勵并重、培訓與發展并舉的策略,能夠滿足未來公司產能快速擴張對人才的需求。具體來看:①考核與激勵:公司針對不同崗位設置了針對性目標,強化結果導向,樹立底線思維。此外,對人才實行末位淘汰制度,保持公司人才隊伍綜合能力不斷提升。同時利用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多樣化激勵方式,激發員工能動性;②培訓與發展:公司針對不同層次的人才,設立了不同的培訓體系,幫助不同類型人才快速實現自我價值。同時,公司上線的邦才寶也能通過信息化手段迅速提升崗位所需人員的專業素質。
綜合來看,公司已具備未來產能擴張的種群、人才以及產能建設所需用地和環保指標,基于已具備的飼養能力,公司會基于自身的成本情況及市場行情選擇適當的擴張時點。
Q:公司三季度末能繁母豬及后備的情況,未來種群的規模會維持在什么水平?
A: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能繁母豬共計100萬頭,后備40萬頭。未來能繁母豬量將根據市場豬價的情況及公司自身的經營情況進行浮動調節,做到攻守兼備。
Q:公司三季度末一些生產養殖指標情況如何?
A:公司三季度末仔豬端存活率為95%,育肥端存活率為90%。
Q:公司第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由負轉正的原因?
A:公司一直將現金流視為企業的生命線,在周期下行期間更是加強了對現金流的管控,公司第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為正的主要原因如下:
?、偾捌趹鹇圆少弮洌沟卯斊谠细冬F減少;
?、诠厩捌谶M行了組織結構的調整,持續優化發展冗余人員,帶來人員費用的大幅下降;
③此外,公司的資產減值和折舊攤銷不計入現金流,但體現在當期的賬面利潤;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強對公司經營性現金流的管理,保障公司持續穩健的經營。
Q:四季度公司豬只出欄的體重規劃是怎樣?
A:在110-130kg之間,標豬體重范圍上下波動,公司不會為了幾毛的差價去特意養大肥豬。
Q:可轉債價格是否會下修?
A:公司暫時沒考慮下修轉股價。
Q:公司未來是否會參與期貨套期保值?
A:公司會謹慎對待期貨的套期保值業務,集中精力在生豬養殖的經營上。
一周熱點
- 2022-05-30倒計時1天!新希望六和2021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
- 2022-05-302022年大商所農保計劃生豬專項項目發布會在肇慶召開
- 2022-05-30關于開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的通知
- 2022-05-30擺脫“外國種豬依賴” 中國養殖業使出“黑科技”
- 2022-05-30近五年關聯交易猛增?雙匯發展大額采購美國豬肉價格是否公允? | 問詢風云
- 2022-05-30中農穎泰高分通過新版獸藥GMP驗收
- 2022-05-30大北農發力鄉村振興,聯手黑龍江省政府啟動“龍江十年千億投資計劃”
- 2022-05-30全球小麥市場一周要聞:小麥價格互有漲跌 上升趨勢未變
- 2022-05-30國內豆粕市場高位盤整等待突破方向!
- 2022-05-27新起點,新征程!“溫氏牧場”品牌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