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白羽肉雞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1、濱州地區:新盛,高盛,掌控白羽肉雞毛雞定價權及行業最好的屠宰設備。專注研究產業鏈屠殺環節,聚焦殺好一只雞,屠殺環節水平最高,收購以社會雞為主,不放合同,靈活多變。利用河北地區肉雞價格低于山東優勢,可以做到高效率,低成本。主產品粗加工,基本上不做70--80腿肉的精細分割,產品以帶骨上腿肉及毛毛肉為主,副產品精加工,雞架做骨泥,雞毛做蛋白粉。連紙箱和包裝袋全部自己工廠加工。噸制造費用800--1000元。保本價高于行業0.10元/斤左右。市場行情把握準確,產品質量穩定。撐控部分市場產品定價權。是全產業鏈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主要客戶:批發市場,餐飲,加工廠。
2、濰坊地區:以中慧,外貿為代表的全產業鏈一條龍企業。贏利主要靠上游飼料、獸藥和養殖,工廠的加工能力普遍偏弱,以六和、新合盛為代表的大合同模式,以及 華昌,和生為代表的100%小合同風險共擔模式。當地雞源充足,但規模偏小,養殖技術水平偏低,歐值一般在350--400之間,當地用工極其緊張,屠宰加工設備普遍落后。加工效率低下和品質不穩定。由于濰坊地區經濟發展較好,食品深加工工廠越來越多,但是屠宰初加工越來越末落。制造費用普遍在1100--1300之間,毛雞價格常年高于臨沂,濱州,0.02-0.05元。毛雞導致產品出品率常年低1%。未來發展前景不明。保本價常年低于濱州和臨沂0.10元/斤。優勢:全產業鏈一條龍企業食品深加工增值明顯。專業食品加工廠惠發,佳仕博發展模式值得學習。
3、臨沂地區:白羽肉雞山東發展最快,最好,最優地區。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誕生了大規模的超級養殖戶。年出欄3000--6000萬只,養殖規模及水平領先全山東;歐值普遍在470--520之間,每年標準出欄6.50批雞。雞舍設備全山東第一,平均每只雞造價50元左右,藥殘控制全山東最好,可以做到100%無藥殘。飼料配方優質,料肉比1.35--1.50之間。
肉雞屠宰工廠:太和,超和,六和,效率和精細加工,全山東領先。臨沂當地工人用工充足,制造費用1000元左右。地理區位優勢明顯。主要市場江浙滬及大灣區物流成本低。產品競爭力極強。產品快產快銷,價格靈活多變,產品庫存常年保持3天左右。副產品精細加工增值空間大,優質的雞源,保證了產品出成率高于行業。雞只重在2.30-2.60kg之間,大小均勻,產品結構優勢明顯。工人專業收入高,任勞任怨,加工精細,腿肉切塊利用率95-100%,效益好。保本價常年優于行業0.10--0.15元。臨沂缺點: 急功近利,缺乏合作精神和遠見。養殖基地與屠宰工廠的博弈越來越嚴重。工廠普遍不重視品質及長期的品牌效應。對食品深加工增值缺少投入。
未來發展趨勢:
1、市場將大規模淘汰落后單一屠宰工廠產能。
2、精密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員。產品包裝出入庫100%自動化。人均效率400只雞。
3、近距離鮮銷市場開發。主產鮮銷率70%以上。全產品鮮銷率90%以上。
4、從產業鏈到供應鏈的生態協同、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