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市場供大于求格局何時改變?
農村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國內能繁母豬存欄量已連續兩個月下降,其中2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343萬頭,環比下跌0.6%,較2022年同期增加1.70%。
近期生豬市場保持供大于求的格局,4月份生豬供需面變化不大,若無二育進場,供給端對價格的壓制作用依舊,短期豬價將繼續以底部盤整為主。但“五一”前備貨仍有拉漲屠宰量的可能,且伴隨豬價下跌,投機性需求也是重要變數。在南方汛期的來臨之前,豬病影響仍會干擾市場判斷,遠月合約有走強可能。
仔豬價格堅挺
截至4月6日當周,15公斤仔豬價格為639元/頭。一季度仔豬價格整體上行,且較往年上漲時間提前。主要原因為:第一,部分省份受冬季天氣寒冷影響,保溫措施較差,仔豬流行性腹瀉疾病增加,一定程度上導致仔豬成活率降低。第二,集團養殖總規劃是產能擴張,自身母豬產能不足,需外采仔豬。數據顯示,2022年15家上市企業共出欄1.2億頭生豬,2023計劃出欄1.8億頭,年增長率50%。第三,冬季豬病發生較多,部分豬源被迫提前出欄,透支了后市可出欄豬源,而且養殖戶大多看好后期行情,補欄意愿增強。第四,春節后豬價已跌至相對低位,生豬養殖行業彼時對下半年的豬價行情預期較為樂觀,疊加季節性補欄旺季影響,供應方挺價意愿較強。
受毛豬價格走跌影響,3月下旬以來,仔豬報價窄幅下行,采購方從2月的提前采購仔豬轉為觀望,實際成交情況相對疲軟,當前仔豬市場多有價無市,但受仔豬補欄季節性以及市場對三季度的豬價預期向好影響,仔豬市場情緒支撐較強。
今年春節過后,生豬出欄體重總體呈上行走勢。截至4月6日當周,全國平均周度出欄體重為122.78公斤/頭,其中,90公斤以下小體重豬出欄占比為6.26%,連續6周下滑,累計下降1.58個百分點;150公斤以上大體重豬出欄占比6.16%,連續6周增加,累計增加0.69個百分點。
二育群體擴大影響力漸增
2月份受二育進場以及部分養殖企業因豬病影響“拔牙式”出欄,導致小體重豬出欄增加,帶動全國生豬出欄均重下降。之后隨著全國生豬均價最高逼近16元/公斤,二育成本增加,超出了養殖戶心理預期,導致二育進場積極性受限,2月底開始部分二育群體轉為觀望,成交清淡。相反,2月初做二育的群體,2月下旬開始有一定盈利,出欄增加,而且3月份部分養殖場上調出欄體重5公斤/頭左右,2月底開始生豬出欄均重呈穩定微增趨勢。但季節性淡季需求承接有限,若豬價持續低位,出欄體重仍不斷增加,將是對產量過剩的確認。
近幾年,受豬價高幅波動影響,二次育肥群體不斷擴大,不再局限于散戶及調運商,更多中型規模場及外購育肥戶靈活參與,使得二育市場的影響力逐漸加大。比如外購仔豬的企業并不只做外購仔豬育肥,還會根據行情做短期二育。2022年主要有兩波二育,一波在4月中旬前后,一波在9月中旬前后。從2022年的生豬價格走勢可以看出,每波二育進場短期內對豬價均有明顯提振作用,同時也讓養殖戶對后市有更高預期。但隨著二育體量的不斷增加以及持續的壓欄行為,導致后期大豬集中釋放,打壓市場價格,因此去年旺季時(11—12月)豬肉價格反而持續走低。
據了解,今年的二育群體不低于去年,豬價的高波動吸引了更多養殖戶加入二育。另外,二育的期限靈活度也逐漸提升。養殖戶根據自己對豬價的預期,做二育的周期短到1周,長到2—3個月。
目前北方地區等待二育的群體較大,因為2月份只有小部分散戶在做二育,3月份二育熱情降至冰點,成交低迷,很多中大型二育戶或專業二育戶仍在等待機會進場。當前養殖端多按正常節奏出欄,隨著豬價的回落,二育開始零星進場,但在買漲不買跌心理預期下,大多數仍在觀望。隨著豬價的持續磨底以及氣溫的回升,二育進場積極性會逐步抬升。
供需雙增價格仍有下跌趨勢
廣發期貨農產品分析師朱迪表示,2月份生豬現貨價格上漲使得市場預期向好,期貨盤面給出較高升水,但隨著豬價顯露疲態,疊加二次育肥抄底積極性明顯下滑,市場情緒逐漸轉向悲觀,盤面升水,基差走強。
“目前生豬企業依舊處于虧損狀態,自繁自養的養殖戶虧損100—200元/頭,因飼料成本有所下降,虧損幅度收窄,養殖戶去產能意愿不強。”邊舒揚表示,未來幾個月,生豬供應仍將偏多,價格仍有下跌趨勢。
對于生豬后市,邊舒揚表示,目前生豬供應仍然偏多,2月二次育肥的大豬在4月、5月份陸續出欄,在當前需求修復仍舊緩慢的背景下,對價格造成了較大的壓力。根據生豬產能推算,今年4月、5月份的豬肉供應依舊增加,生豬期貨價格下跌概率仍舊較大,但需要注意6—7月豬病導致產能受損的情況,以及10個月前能繁母豬增加的產能,同時能繁母豬環比增加兌現的產能11月前基本完成。
“從能繁母豬存欄走勢看,當前出欄量處于階段性底部,后續出欄量將持續回升,疊加當前出欄體重上行,供應壓力持續增加。需求端緩慢回升,提振空間不強。”朱迪表示,短期看,二育4月可能有補欄計劃,疊加需求預期持續回暖,短期基本面仍有支撐。但若二育持續增加,將增加年中出欄體重,能否抵消非洲豬瘟和仔豬腹瀉帶來的損失仍需觀察。
在黃玉萍看來,當前市場仍在炒作豬病推漲長期豬價的題材。實際上,根據最新市場資訊機構評估,2—3月母豬受豬病影響損失約7%,受損程度遠低于市場預期。但直到南方汛期之前,豬病依然會持續干擾市場判斷。總體上今年依然是供需雙增的非典型振蕩市,年底旺季需求不及預期是后市豬價缺乏支撐的重要風險。
來源:期貨日報
一周熱點
- 2023-04-14開放協同 創新共享!大北農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 2023-04-13周云龍:號召像大北農等有情懷、擔當、實力的企業,為中國大豆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 2023-04-10豆粕為何突然逆勢大漲,接下來會發生啥?背后的邏輯很清晰
- 2023-04-10機構實地調研“非洲豬瘟”!生豬扎堆出欄打壓肉價,短期內豬價形勢如何?
- 2023-04-10禾豐金衛東:禾豐計劃2029年前追加在省內投資至100億元;新希望劉永好:克服大企業病,需在敏捷的組織上啟用年輕人|| 人物聲音
- 2023-04-10玉米供壓減弱 節假日效應提振消費信心
- 2023-04-0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662號
- 2023-04-06糧改飼成為優質飼料供應重要推手
- 2023-04-04大北農集團飼料大產業聯合大發展 “336工程”正式啟動
- 2023-04-04官方發聲!生豬價格觸底回升 養殖虧損較去年同期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