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研究啟動年內第二批凍豬肉收儲 行業壓力何時緩解?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今日消息,國家研究啟動年內第二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據介紹,近期生豬價格低位運行,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監測,4月24日~4月28日當周,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5.21:1,處于過度下跌二級預警區間。
根據《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適時啟動年內第二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推動生豬價格盡快回歸合理區間。
另外,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5月4日聯合發布《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22~2023)》。綠皮書預計,2023年生豬供應量整體穩中有增,供給穩定性有顯著的提升。
展望二季度,多位業內人士認為,6月豬價有望回升至成本線附近。同時,今年飼料糧價格有望下降,行業養殖成本仍存下降空間。
一季度養豬“規模不經濟”
一季度,國內生豬市場產能恢復穩定,整體供應偏松,同時處于節后淡季,養殖企業持續虧損時間較長。上市豬企虧損的直接原因在于養殖成本高于一季度平均豬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上市豬企中僅牧原股份完全養殖成本低于16元/公斤。
為何養豬集團大多“規模不經濟”?
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表示:“非洲豬瘟之后,規模豬企因快速擴產、養殖軟硬件設施升級等因素影響,均攤成本處于高位水平。隨著2021年以來生豬產能逐漸釋放,均攤有所下降,但總體仍高于家庭農場養殖場戶和小規模養殖戶。每次市場出現較大價格波動時,也是企業擴產時機,擴產成本巨大,擴產后隨著產能的釋放,邊際生產成本才逐步趨于下降。2020年和2021年,上市豬企投入成本都較高,疊加飼料成本處于高位。自去年四季度開始,成本有所下降,長期來看,隨著出欄量增長,上市豬企邊際成本會有所下降,但要真正實現成本管控,加強種豬和飼料營養的研發是關鍵,這樣才能真正發揮企業的規模優勢、實現規模效率和規模經濟。”
綠皮書指出,在產業發展質量方面,生豬產業的發展從重視養殖端效率的提升轉向重視整個產業鏈發展質量的全面提升,尤其是突出了強化生豬種業和增強良種供給能力的支撐作用,以生豬種業創新能力的提升促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將進一步提升生豬產業整體發展質量。
同時,一季度非洲豬瘟對養豬業影響較大,目前情況如何?
溫氏股份表示,去年冬季以來,非洲豬瘟疫情對行業局部區域特別是北方有所影響。公司北方部分區域也受到一些影響,主要是山東、華北、東北等地區,以上區域產能僅占公司總產能的6%左右。公司南方區域整體防控效果較好,未出現大面積感染的情況。總體來看,今年防非成效好于去年同期水平,總體可控。
溫氏股份稱,社會層面上,今年非瘟疫情影響較去年嚴重一些,主要原因可能是:疫病傳播的范圍和廣度有所增加。公司損失率降低的原因主要是不斷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防控體系,應對非瘟的經驗和能力大幅提升,防控效果較好。同時,母豬的補充速度大幅提升,可以及時滿足公司生產所需。目前公司已步入常態化的非瘟防控狀態。隨著天氣逐步變暖,消毒、沖涼等方便性大大提高,疫病防控壓力逐步緩解。
京基智農近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因一季度國內生豬市場價格整體處于低位,加上冬春交替期間受藍耳、腹瀉、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影響,造成生豬上市率有所下降,進而導致生產成本有所上升,整體出現虧損。截至目前,疫病情況已得到很好的控制,今年3、4月生產成本均呈下降趨勢。
價格很難出現擠兌式下跌
4月生豬價格整體呈現寬幅震蕩的態勢。供應端來看,4月集團出欄計劃明顯增加,較前幾個月的出欄有較大提升。集團對于出欄均重存在下降的需求,散戶對于肥豬的去化較為明顯,整個4月大體重生豬大幅減少。隨著夏季的來臨,集團對于大體重的去化需求也會持續增加。利潤方面,飼料價格的下跌會造成生豬養殖成本下降從而導致生豬價格的下跌,因此對于生豬養殖利潤造成的影響較小。
消費端來看,五一節前整個市場的消費有明顯的增加,4月中旬的價格上漲與二次育肥的集中介入有直接關系,此次二育較二月份有明顯的不同,本次二育體重普遍集中在110公斤左右,與屠宰企業形成直接競價關系導致價格快速上漲。
大有期貨指出,現階段仍處于產能釋放周期,即使考慮冬季疫情的影響,預計對最終實際出欄量的影響不會太大,整體生豬出欄量仍然偏高,而從近期市場了解的二次育肥情況來看,市場普遍對后面價格持謹慎態度,在價格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預計二次育肥參與數量也不會太大。
華泰期貨表示,生豬產能目前雖然處于過剩的狀態,但對于生豬價格能否進一步下跌還是要秉持審慎的態度。首先,目前生豬產能雖然過剩,但過剩比例仍處于個位數,產業出欄窗口期很難出現踩踏,所以價格很難出現擠兌式下跌。其次,目前能繁數據已經出現連續3個月的下跌趨勢,并且出欄均重也開始下降,未來生豬雖然仍處于過剩但不宜過分看空,生豬價格或將震蕩運行。
對于未來豬價走勢,溫氏股份表示,從歷年豬價的走勢來看,春節后一季度是傳統的肉類消費淡季,春節前后豬價一般較低,這是季節性因素影響所致,符合往年規律。按照經驗,三、四季度為豬肉消費旺季,豬價可能維持較好水平。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上海證券報、財聯社、界面新聞、澎湃新聞
一周熱點
- 2023-07-20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四川省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 2023-07-20我國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生豬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90%
- 2023-07-207月25日進口大豆競價銷售交易公告
- 2023-07-20豬市走勢:豬價局地漲1毛,300斤大豬緊缺!
- 2023-07-19農業農村部:優化完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指導生豬主產區落實好現有各項政策資金
- 2023-07-19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現代設施農業建設項目謀劃儲備的通知
- 2023-07-19當前我國肉牛業市場行情分析
- 2023-07-19贏創提高MetAMINO?(99% DL-蛋氨酸)在亞太地區的價格
- 2023-07-19首屆松花江飼料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哈爾濱成功召開
- 2023-07-182023年6月份山東飼料行業信息(總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