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業大學楊寧教授團隊和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完成的《蛋雞基因組選擇育種技術體系建立與新品種培育推廣》項目,榮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教育部頒發證書,楊寧教授(前排左一)領獎現場
這是產教融合共同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的生動實踐。研發出我國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蛋雞SNP芯片——鳳芯壹號,率先建立應用基因組育種技術,將京紅1號升級到3.0版本,京粉1號升級到4.0版本,京粉6號率先實現“100周齡產500個蛋”的國際育種目標。這推動我國家禽基因組選擇技術從無到有、從跟蹤到引領、從理論研究到商業化應用的飛躍。
楊寧教授在2021年北京種業大會發布專題報告
這是校企推進產教融合、加速科研創新和應用的成功典范,共建“科研試驗田”,構建商業化育種體系,打造世界級育種企業。
激發創新主體活力
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在“全員參與、全產業鏈、全面對接、全方位轉化、全覆蓋激勵”的思想指導下,建立“有組織、有人才、有項目、有流程、有激勵”的運行機制,形成科技創新“12333”行動綱領,依托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全面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沃德股份董事長孫皓解讀科技創新機制
實施“品種項目制”
以京系列蛋雞和沃德系列肉雞品種為核心,依托產業大數據和生產實踐,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對“育、繁、推、消”全產業鏈的關鍵問題開展聯合攻關,永葆品種先進性。
推行“揭榜掛帥”
以開放式創新的形式,最大程度地聚集產業鏈優勢創新資源,實施"揭榜掛帥",加強技術、人才、市場各方資源配置,以政產學研之合力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應用,共同鞏固蛋雞“強優勢”、強化肉雞“破難題”。
通過“揭榜掛帥”,中國農業大學、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農科院飼料研究所、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等科研團隊成功揭榜,形成從基因組育種、種質測定、疾病檢測、營養調控,以及大數據研究和應用等各個領域的聯合攻關項目,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中國農業大學楊寧教授團隊“揭榜掛帥”
培養科技人才隊伍
瞄準科技前沿,錨定產業急需,打造產教融合共同體,發揮人才、科研、資源等優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新模式,實現了想做的、能做的和產業需要做的“三統一”,培養了一支富有戰斗力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
公司攜手中國農業大學開展青年科學家項目
以“項目制”構建人才成長的場景,將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價值鏈聯結貫通,打造應用型人才培養新生態。根據產業實際需求,設立聯合攻關項目,讓廣大科技人才在產業一線上創新,在成果轉化應用中突破,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資源。
中國農業大學師生參觀現代化種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