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巴中市巴山肉牛產業發展規劃(2023-2027年)新聞發布會在巴中市農業農村局召開。會上,針對《巴中市巴山肉牛產業發展規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規劃》)的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了解讀,并回答記者提問。
《規劃》對加快推進巴山肉牛產業發展作出了全面系統的安排部署,制定了精準管用的工作措施。其中,針對巴山肉牛發展目標,《規劃》提出,力爭用五年時間率先坐上四川肉牛產業頭把交椅,到2027年,肉牛飼養量達到60萬頭,綜合產值達到120億元以上。
落實到具體內容,《規劃》明確,要深入實施“種子”自給、飼草料振興、標準增效、種養循環、龍頭聯農帶農、科技賦能、農機裝備、延鏈補鏈、品牌培育及財政金融助力“十大工程”,全面構建巴山肉牛產業體系,推動巴山肉牛全鏈高質量發展。
面對全省肉牛產業頭把交椅的發展目標,巴山肉牛產業有何底氣?
數量多、時間長產業基礎優勢明顯
“巴中市肉牛產業傳承悠久,平昌得勝牛市更是興起于明朝,存續600余年。”巴中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羅中榮介紹說,全市5縣(區)均入列全省41個肉牛產業基地縣,是全省唯一一個所轄縣(區)均是肉?;乜h的市(州)。
悠久的產業歷史奠定了產業發展基礎。2022年,巴中市將巴山肉牛、南江黃羊和茶葉確定為“2+1”種養業優勢大品種。其中,肉牛產業確定為優勢大品種計劃首位產業,全產業鏈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同時也是全市鄉村產業振興的主導產業。
在如此環境下,巴山肉牛產業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已在“種子”工程、肉牛養殖量、飼草供給、產業布局、招商引資五個方面取得成效。
“當前,巴中市肉牛產業年可新增存欄肉牛1.8萬頭,全市現有巴山肉牛適度規模養殖場(戶)1372個。”羅中榮說,2022年,巴中存出欄肉牛分別同比增長7.4%、8.1%,增幅分別位于全省第2位、第3位。
肉牛養殖的龐大數量給了巴山肉牛產業更多發展的底氣。據了解,目前已輻射帶動5000余戶農戶發展肉牛產業,成功簽約雅拉德榮百億優質肉牛全產業鏈集群等巴山肉牛全產業鏈項目81個、擬投資額245.71億元。
種源優、飼草豐雜交優勢篩選品種
想要坐上全省肉牛產業首把交椅,光憑借養殖數量遠不足夠。而種源、飼草兩大環節,也是關乎肉牛產業發展的重點。
《規劃》提出,要優先發展空山牛、轉型發展西門塔爾牛、引種發展海福特牛、應勢發展安格斯牛,實施藏牛于戶。
如何“藏牛于戶”?巴中市農林科學研究院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李林祥解釋說,要圍繞“百鎮千村萬戶”規劃布局,倡導“分散養母育犢,公司集中育肥”,大力推行“分戶飼養、整村推進,小規模、大群體”擴繁模式,在有放牧條件的宜養村建設母牛擴繁示范村。
“計劃到2027年,全市要建設肉牛特色鎮100個,打造母牛擴繁示范村1000個、帶動能繁母牛養殖戶25000戶,新增母牛存欄16萬頭,種源自給率達到80%以上。”李林祥表示,到那時,基本可以從根本上突破“種源限制”和“卡脖子”問題。
在飼草方面,隨著恩陽區50萬噸飼草飼料交易中心建成投運,18萬噸牛羊精飼料廠加快推進,肉牛吃什么的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不僅如此,巴中還計劃通過大力發展人工種草,加大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秸稈飼料化應用,加快天然放牧草地改良和林下牧場建植等方式,應對飼草供給的難題。
“未來五年,我們將持續推進與省農業科學院、省畜牧科學研究院、川農大科研院校合作,爭取用3—5年時間構建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技術體系。”李林祥表示,將重點研究解決空山牛遺傳特性挖掘及本品種選育、空山牛雜交優勢組合篩選及專門化肉用新品種(系)培育、引進品種的本土化培育、優質飼草種質資源挖掘利用及配套技術研究四大問題。
資金足、政策好金融保障農戶養牛
巴山肉牛產業發展的底氣,除了資源上的優勢,還有資金上的支持。2022年,巴中出臺《支持肉牛產業發展十條措施》,明確提出探索創新金融服務機制。而在《規劃》中,也提出要通過財政金融助力巴山肉牛產業發展。
“我們主要從加大信貸投放、增強擔保能力、提升保障水平三方面助力巴山肉牛產業發展。”巴中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真表示,通過推行“智慧畜牧貸”、肉?;铙w抵押、倉單質押、“政銀擔”合作模式、開發研究“巴山肉?;铙w貸”等方式,助推巴山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9月末,巴中共發放肉牛貸款2108筆、金額2.95億元,較年初新增貸款1.8億元,有力地緩解了市場主體的資金壓力。同時,省農業融資擔保公司等為290余戶肉牛養殖加工主體提供擔保約1.83億元。巴中涉農保險機構承保肉牛4345頭,保費收入103.85萬元,提供風險保障2431.75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扣《規劃》確立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強化措施,落實責任,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引領全市肉牛產業擴量、提質、增效,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羅中榮說。
來源:川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