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0月份豬價漲勢破滅以后,生豬市場一片低落,而到了11月中旬,豬價終于有動靜了。
南方大豬走貨悄悄上升,開啟了豬價上漲的信號。
果然,豬價開始持續(xù)上漲,雖然說漲幅不大,但總好過于之前的跌跌不休。
之前我們曾分析過,豬價這次持續(xù)上漲,是否意味著開始扭轉(zhuǎn)局面了呢?
然而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至少目前來看,生豬市場并不具備跳出當前弱勢局面的條件。
也就是說,豬價仍然不具備反轉(zhuǎn)的基礎。
而且更糟糕的是,隨著時間的推進,生豬市場的風險卻越來越大了。
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們來看豬價雖然說漲了,但是連續(xù)漲了近10天,也仍然在15元/公斤的位置徘徊,換句話說,豬價上漲在磨洋工。
看似是步子動了,但其實是在原地踏步。
原因也很明確,就是需求不旺,觀望增加。
誰在觀望?
一是屠企在觀望。
至少目前來看,市場還沒有看到什么消費明顯上升的信號,在這種情況下,屠企也不敢妄動,況且上半年的凍品庫存還在高位呢。
另一個是二次育肥戶也在觀望。
去年豬價失利了,今年這個局面大家都擔心會重走去年的老路,所以即便有什么腌臘、灌腸等利好,也不敢輕信。
缺少刺激,豬價當然漲不動。
第二,豬價漲不動還只是表面問題,還有更深層面的問題。
比如,大家都知道今年消費孱弱,而接下來豬價的漲跌其實都落在了一件事上,那就是消費。
而年底消費能否提振,這是一個謎。
若按傳統(tǒng)規(guī)律來說,隨著天氣變冷,肉類消費將迎來旺季,再加上傳統(tǒng)的腌臘、灌腸等,都能促進豬肉消費。
再加上元旦過后馬上又將迎來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春節(jié),這些利好疊加在一起,都是利好豬價的重要因素。
但是呢,從今年消費端的整體表現(xiàn)來看,節(jié)日消費每每失效,而一旦后續(xù)腌臘利好落空,那生豬市場將面臨更大風險。
第三,供應壓力仍在增加。
產(chǎn)能高位,生豬供應偏多,這是已知的事件,但是更大的風險是,根據(jù)相關統(tǒng)計,今年規(guī)模豬企出欄偏慢,而出欄目標卻高于往年。
這意味著,如果各大豬企要想完成今年的任務目標,可能會有12月份增速出欄,那么年底生豬的供應壓力將進一步增加,豬價風險繼續(xù)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