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截至3月6日當周全國豬料比價為4.59,環比上漲0.22%。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未來仔豬育肥模式的生豬養殖頭均盈利為79.95元。豬價呈現降-漲-降走勢,均價略高于前一周。周前期,終端需求較為疲軟,屠宰企業壓價意向較強,豬價略有走低;周中期,隨著二次育肥熱度提升,市場供應量持續收緊,豬價自南向北聯動上漲;但終端消費改善有限,周后期屠宰企業壓價意向再度轉濃,豬價止漲轉跌。供需博弈激烈,但養殖單位仍有抗價情緒,預計本周豬價或頻繁漲跌調整。
上周生豬主力合約震蕩偏強運行,周漲幅2.58%,收盤價15125元/噸;全國豬價14.52元/公斤。上海中期期貨分析,近期二次育肥已成為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據悉這一波二次育肥最早是從節前開始的,二月生豬價格降至冰點會,部分二次育肥戶積極性再次提高,80-110kg體重段小標豬,成交較好,價格在6.8-7.3元/斤不等。隨著全國性復工開學后,終端需求陸續恢復,且酒店、餐飲、堂食等集中消費逐步增多,需求向好的確定性逐步增強。從樣本企業的開工率來看,基本接近正常時段水平,宰量逐漸恢復。目前豬價下跌空間有限,上漲空間仍需二育和需求回暖雙方支撐下,或許有一定上漲空間。
中糧期貨研究院農產品高級研究員關壹麟表示,壓欄和二次育肥是一個市場對供應自發調節的機制。供給減量的年份,壓欄和二次育肥會增多,頭均體重會上升;供給增加的年份,壓欄和二次育肥會減少,頭均體重會下降。因此,在今年供給減量的背景下,壓欄和二次育肥大概率會來,核心焦點在于壓欄和二次育肥到底會“削峰填谷”還是“推波助瀾”。
關壹麟認為,就短期來看,壓欄和二次育肥大概率拉不起大矛盾。兩個原因:第一,基礎供需場景不支持。產能去化不夠充分疊加消費淡季,很難提供大幅壓欄和二次育肥的環境,價格一旦出現明顯走強,賣壓大概率會出現,很難形成短期的一致性。第二,集團場規模的增加,散戶的退出會抑制壓欄和二次育肥的量級。淡季滾動生產的比例提升,供應量整體有保證。另一方面,今年的淡季也難大跌。一方面,供需場景逐漸改善;另一方面,市場對后市預期相對較好,二次育肥大概率會支撐底部價格,養殖端在現金流成本的位置大概率會惜售。
光大期貨指出,短期來看,近月合約豬價反彈,市場理解為去年11月仹豬病對生豬存欄形成的沖擊在逐步體現。結合12月至今的豬料下降數據印證,4-5月豬價反彈預期升溫。短期在周邊商品反彈帶動下,預計生豬期貨呈現偏強表現。
關壹麟表示,就近一期數據來看,屠宰量下滑,體重增加,利潤轉好。庫存后置的問題初步開始顯現,后續將會圍繞這個問題不斷展開。短期來看,市場可能仍會以消化庫存為主,豬價“立定跳高”難度較大,“沖刺跳高”的幅度需要評估庫存的消化情況。
東興證券研報表示,產能去化的持續累積將帶來豬價的周期拐點,2024年上半年有望見到價格拐點,2024年下半年豬價有望全面改善,板塊估計處于歷史較低位置,持續推薦生豬養殖板塊。
華西證券研報則認為,短期來看,供大于求的局面尚無顯著改善,豬價尚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后期豬價低位震蕩可能性較大。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中新經緯、中糧期貨、上海中期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