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壓欄與二次育肥作為養殖端的看漲行為已影響3月豬價,價格呈現“難以觸底”的走勢,但未出欄的生豬將對后市形成供應壓力。
卓創資訊分析,根據產能周期推算,可由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的能繁母豬存欄量推算2024年的理論生豬出欄量或前多后少,2024年豬價或呈前低后高走勢,下半年豬價或存在一定上漲空間。
節后第一周生豬現貨大幅下跌帶動期價短暫回落之后,生豬期現貨價格進入震蕩回升模式,截至3月12日,生豬全國均價從2月23日的13.55元/公斤上漲0.96元至14.51元/公斤,生豬主力5月合約期價從2月21日14365元上漲920元至15285元,9月合約期價從16150元上漲1075元至17225元。
廣州期貨分析師范紅軍認為,生豬現貨上漲主要源于養殖戶的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這直觀體現在涌益咨詢公布的生豬日度屠宰量環比下降和生豬出欄體重環比回升上,而上市公司公布的2月生豬出欄量環比亦有較大幅度下降,其背后原因在于一方面當前養殖處于虧損狀態,另一方面期價遠期升水表明市場對遠期預期趨于樂觀。
首先,市場對生豬產能去化帶來的實際影響幅度存在較大分歧,這主要源于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生產效率的提升,這體現上各家企業PSY持續提升上,這一方面源于非瘟疫情防控,另一方面源于種豬品種帶來產子數的提高;其二是行業產能整體過剩,以農業農村部最新能繁母豬數據來看,仍高于正常保有量3900萬頭的水平,產能去化之后正常配種所帶來的生豬供應仍高于市場需求,從新生仔豬存欄數據來看,雖然自2022年底以來能繁母豬存欄持續環比下滑,但截至到2023年9月新生仔豬基本穩定在3700萬頭左右,并未出現顯著下滑或持續下滑的跡象,而2023年年底以來仔豬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之后,后期仔豬供應或再度恢復。
其次,各家機構公布的2月能繁母豬存欄數據出現較大分歧,其中涌益咨詢和卓創資訊數據出現環比小幅回升,而鋼聯數據則繼續環比小幅下降,導致市場分歧的原因或在于仔豬價格走勢,如下圖1所示,全國仔豬均價在11月止跌回升,1月以來加速上漲,導致能繁母豬到仔豬這一環節由虧損轉向盈利,能繁母豬淘汰積極性下降亦在情理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評估接下來供需改善的幅度, 2023年四季度末生豬存欄同比下降1834萬頭,這意味著上半年生豬出欄量下降幅度大約為4%,根據涌益咨詢出欄體重數據同比增加大約1.66公斤/頭,超過1%,就是說實際豬肉供應同比降幅在3%以內,在我們看來,這大概率難以改變行業供需格局,也就意味著生豬養殖盈利在上半年或難以持續,當然,養殖戶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導致供應收縮有望導致出現階段性盈利的情況。而目前生豬養殖利潤已經優于去年同期,特別是外購仔豬已經出現盈利,可以理解為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需改善的預期。
卓創資訊生豬市場分析師鄒瑩吉從養殖端的看漲行為出發,在“前低后高”主基調不變的情況下,預計2024年豬價可能會出現的三種走勢。根據市場經驗得知,當價格出現低點時,會激發二次育肥行為,在大豬需求旺季前期,養殖端看好后市大豬行情會帶動其壓欄增重行為增加,同時二次育肥行為同樣增加。那么在價格預測的基礎上,以豬價的低點以及大豬需求旺季為標準來判斷養殖端看漲行為出現的時間點,從而進一步分析看漲行為對后市豬價的影響。
情景1:由于二三季度并非大豬需求旺季,疊加隨著飼養周期延長,豬料比或下滑,或帶動養殖端在4-5月積極出欄大豬;且長期壓欄增重后,隨著大豬存出欄增加,肥標價差或有所收窄,養殖端出欄標豬積極性或提升,此時標豬、大豬供應同時充裕,豬價或來到低點。同時,養殖端看漲預期增強,或帶動二次育肥熱度提升,截留部分豬源進入屠宰渠道,屠宰企業低價收豬或有一定難度,又考慮到前期產能已處于下滑態勢,理論可出欄生豬應環比處于減少趨勢,或共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豬價降幅。4-5月入場的二次育肥生豬,或限制2-3個月后豬價的漲幅。
情景2:大豬需求旺季為四季度,所以從往年經驗看,業者會選擇出欄時間比較靈活的四季度來出欄二次育肥的生豬,按照此邏輯,業者或選擇7-9月入場二次育肥。且從10個月前能繁母豬存欄量看,7-9月生豬出欄量或下滑,或支撐豬價上行,進而刺激二次育肥積極入場補欄,養殖單位或同樣有壓欄增重行為,從而帶動標豬供應減少。在此假設下,7-9月豬價或出現較大漲幅。四季度,受前期能繁母豬減量影響,豬價或仍處于相對高位,但由于7-9月壓欄的生豬以及二次育肥生豬或集中出欄,或限制四季度豬價漲幅,甚至有高位下滑可能。
情景3:由于前期能繁母豬減量,業者對此看漲預期強烈,所以壓欄增重行為或常有發生,二次育肥行為或相對比較分散,整體呈二季度少、三四季度多的態勢,那么二季度豬價的漲幅或大于預期,待到壓欄與二次育肥生豬集中出欄時,也就是四季度,豬價或快速下滑。
來源:期貨日報、卓創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