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奶業協會第十五屆奶業大會、奶業20強論壇暨2024中國奶業展覽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發表主旨報告,對奶業近年來取得的歷史性成效,當下遇到的困境以及全體奶業人努力的方向和舉措等做了詳細闡述。
以下為馬有祥副部長講話全文:
1
國家高度重視奶業發展
我國奶業取得歷史性成效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奶業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考察奶業企業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奶業定位,強調“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產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和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戰略性產業?!备鞯貐^、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強化質量安全監管,持續推進產業創新轉型。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內蒙古、河北、寧夏等主產省份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養殖企業和加工企業苦練內功,行業協會和專家學者同向發力,奶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全面提升,取得了歷史性成效。
一是奶類生產實現跨越式增長
與2012年相比,2023年我國奶類產量4281萬噸,增長了29.5%;奶牛養殖規模化率76%,提高了38.8個百分點;奶牛年均單產9.4噸,提高了3.8噸。全混合日糧、自動擠奶等關鍵技術全面普及,養殖效率顯著提升。
二是乳品質量比肩發達國家水平
與2012年相比,2023年生鮮乳乳蛋白由3.16%提升至3.28%,乳脂率從3.59%?提升至3.91%,菌落總數由每毫升60.5萬降至11萬,主要營養衛生指標已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
三是國產乳品重獲消費信任
多年來堅持舉辦中國奶業D20峰會、開展小康牛奶行動、推介休閑觀光牧場,重塑國產乳品品牌信譽度,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重新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國產液態奶市場占有率超過96%。累累碩果,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各地和各部門通力合作的結果,是廣大奶農、乳品企業、行業協會接續奮斗的結果。作為奶業從業者,值得引以為豪,更應倍加珍惜。
2
“三多、三少”
是乳品消費不振主要原因之一
前進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也會有過坎和爬坡的時候。2022年以來,乳品消費下滑,加工企業大量噴粉貯存,奶牛養殖場大面積虧損。2023年底養殖虧損面達到70%,今年前5個月虧損仍在加劇。面對困難和挑戰,農業農村部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積極出臺紓困政策,奶牛養殖場調結構降成本奮起自救,伊利、蒙牛等大型乳品企業積極履行購銷合同保證生鮮乳收購,中國奶業協會多方協調推動行業自律、促進產銷銜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堅決守住了不倒奶的底線。
但是,我們要清醒地看到,當前奶業形勢仍然十分嚴峻,特別是長期積累的一些矛盾亟待解決,主要是兩方面:
縱向看,產業鏈一體化發育不足
我國奶業發展起步晚。早在上世紀,美國在30年代就開展了“三杯奶”運動,日本在50年代通過立法推行學生奶計劃,印度在70年代發起“白色革命”。我國若是從2007年第一次出臺《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這個國字頭文件算起,滿打滿算也就是十幾年時間。對比奶業發達國家“先養殖、后加工”的產業鏈一體化路徑,我國養殖加工還是“兩張皮”,容易造成賣奶難和搶奶源交替出現。
橫向看,乳品供需適配度亟待提高
2022年以來,乳品消費一反多年穩定增加的趨勢異常下降,有大環境的原因,也說明乳品供給結構還不適應消費變化,具體表現為“三多、三少”:即液態奶多、干乳制品少,高價乳品多、平價乳品少,城市消費多、鄉村消費少。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乳品節禮性消費特征十分明顯,就近就地、親民平價的產品供給不足,這也是近兩年消費不振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從橫向、縱向入手
穩基礎、強鏈條、優結構、提效能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個重要年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希望廣大養殖企業、加工企業、主產區地方政府、科研工作者以此為契機,針對當前奶業困難形勢,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直面制約奶業發展的卡點堵點,強化使命擔當,深化改革創新,攜手應對挑戰,堅定不移地走好奶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要穩基礎,筑牢奶業發展根基
奶牛養殖是奶業發展的基礎。各主產省農業農村部門要落實好糧改飼、奶業生產能力提升整縣推進、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生鮮乳增量收購補貼和噴粉補貼等各項紓困政策。要引導養殖端合理控制產能增速,避免盲目擴張。要以發展綠色養殖為指引,以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目標,積極擴大種養結合比例,提升優質飼草供應能力,加強技術指導服務,推廣節本增效飼養模式,夯實奶源基地建設。
要強鏈條,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建立更加穩定的養殖與加工合作關系,構建良好的購銷秩序,鼓勵養殖加工一體化發展。乳品企業可通過并購、參股等形式,增加穩定可控奶源的比例。要借鑒國際經驗,在嚴格檢測要求確保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小型奶牛場就地加工鮮奶、酸奶等價格親民的低溫產品,就地加工、就近配送,讓平價奶進入更多家庭。我特別強調一下,乳品企業尤其是D20企業要切實發揮聯農帶農作用,扛起社會責任,堅決避免因限收拒收導致倒奶。
要優結構,增加平價液態奶和干乳制品供應
鼓勵使用生鮮乳生產巴氏殺菌乳、滅菌乳、高溫殺菌乳,堅持平價惠民,突出營養安全。鼓勵企業擴展干乳制品生產線,研發適合國人口味的奶類小食品,大力開發民族特色乳品,既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又能在奶源過剩時發揮“蓄水池”作用。要加強乳品消費科普,運用融媒體矩陣,持續開展乳品營養科普宣傳活動,讓科學飲奶、健康消費深入人心。
要提效能,加快提升奶業競爭力
奶業是高度開放的產業,我們要在開放的環境中站穩腳跟、壯大成長。要有效利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充分開拓兩個市場,在產品貿易、優良品種、人才技術等領域提高合作的質量和深度,既要“引進來”,也要探索“走出去”,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加快液態奶國家標準修訂發布,突出本土奶源鮮活優勢,提高國產奶業競爭力。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大家協同協作,共同推動奶業生產標準化、產品優質化、供給多元化、產業一體化。希望企業家們堅持穩中求進,引領創新發展,為推動我國奶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本文根據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在中國奶業協會第十五屆奶業大會/ 奶業20強論壇暨2024中國奶業展覽會開幕式嘉賓致辭環節的公開演講整理
來源:乳業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