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從玉米供需平衡,看2022年玉米價格走勢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1-12-13

  2020年,隨著疫情在全球戲謔,大宗商品價格一度出現暴跌,但玉米價格卻逆勢上揚,在年底新季玉米供應增加的情況下,玉米價格不降反增,即使臨儲和一次性儲備玉米投放7000萬噸后,依舊沒有壓住上漲的勢頭,玉米價格屢創新高。

  進入2021年以后,玉米進口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托市小麥首次突破4000萬噸、生豬價格則開啟連續暴跌模式,玉米價格盡管總體高于2020年,但也出現罕見的全年持續性下跌行情。縱觀近幾年玉米價格走勢,2018年上漲、2019年下跌、2020年上漲、2021年下跌,總體呈現逐年漲跌的局面,那么,2022年玉米市場走向又將如何?下面我們將通過本年市場變化情況,梳理2022年新年度玉米供需形勢變化,以達到辨趨勢、觀未來的目的,希望能夠對玉米種植戶有所幫助。

  2021年度玉米需求缺口到底是多少?

  玉米需求缺口是由替代品來補充的,我們可以通過替代量來推算玉米的供需缺口,而玉米的替代品主要包括小麥、稻谷、高粱、大麥、木薯等品種。從替代的來源來看,可分為進口和國內兩個補充渠道。

  首先,進口替代品情況。根據海關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10月份,我國僅玉米、高粱、大麥、木薯和酒糟蛋白飼料這五類玉米替代品的進口總量為4948萬噸,其中玉米進口量為2624萬噸,根據國家糧油中心預計,整個年度進口量將達到5526萬噸左右,和上年度的2046萬噸相比,增加3480萬噸,同比增幅達到了170%。在期末、期初庫存保持不變的前提下,3480萬噸進口數量可以視同為年度玉米缺口中的一部分。

  其次,國內小麥和稻谷的替代情況。從小麥替代來看,2021年在小麥和面粉消費常年基本保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根據年內小麥產量、托市收購量、進口量、結轉庫存等因素,可以估算出本年度的小麥替代玉米數量在4000萬噸以上;從稻谷替代品來看,根據國家糧油中心數據顯示,國內稻谷替代品同比增長1450萬噸,這與市場預期基本一致。

  最后是玉米結轉庫存的變化,上年度政策玉米拍賣數量較多,形成一部分結轉;今年市場上結轉庫存同比減少,而政策性庫存同比增加。因此,年度結轉庫存我們姑且認為保持穩定。

  綜上所述,我們可理解年度玉米市場的新增缺口在3480+4000+1450=8930萬噸。

  2021年玉米需求變化及2022年度需求分析

  在我國玉米消費主要包括四部分,即飼料消費、加工消費、食用消費和種用及其它消費,而食用、種用及其它消費年度變化不大,可不作分析。

  從飼料消費來看,2021年我國生豬產能恢復明顯,根據五部門聯合發布的生豬產品信息數據,截止10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348萬頭,相當于正常年份保有量的106%,因此,本年度的生豬飼料消費必將保持在高位運行。

  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監測,2021年1月至10月,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共屠宰生豬2.09億頭,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66.6%。數據顯示,2021年11月,我國生豬月度出欄均價為17.55元/公斤,同比回落41.46%。豬糧比價也從歷史最高的20:1以上回落至6:1,豬價的暴跌和豬糧比價的快速回落,則從另一個角度表明生豬存欄數量的高企,進一步表明飼料玉米消費處于歷史高位。

  市場普遍認為,2022年度生豬平均存欄量較今年仍有增長,考慮到出欄體重將回歸合理水平,因此,生豬飼料玉米或能量消費將于2021年基本持平,其它飼料養殖對能量需求也將保持總體平穩,因此,2022年的飼料養殖玉米消費量將于2021年基本持平。

  從玉米深加工需求來看,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本年度深加工玉米消費呈現出恢復性增長,深加工企業年玉米消費量大約在6390萬噸左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由于玉米價格高企,目前對深加工產品的需求是以食品、飼料和生產必需品為主的剛性需求,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類需求將呈現剛性增長。

  其二,前幾年存在陳年稻谷和小麥的去庫存化調整,部分企業的玉米需求轉為其它品種,但隨著其它品種庫存減少,本年度深加工企業的原料將重新開始使用玉米。

  其三,隨著技術進步,近三年新建和擴建了較多的大型深加工企業,而且新開發的產品眾多,這對未來玉米消費量的增長有明顯支撐。

  綜上所述,預計2022年度深加工企業的玉米消費量將達到6800萬噸左右,增長量大約在400萬噸左右。

  2022年度玉米供給形勢分析

  我國的玉米供應分國產和進口兩個方面,國產有可分為玉米及替代品兩個方面,進口也是如此。

  首先,國內玉米產量和替代品。據統計局12月6日發布數據,今年國內玉米產量達到了創紀錄的2.73億噸,同比增產1190萬噸。

  隨著小麥價格的持續上漲,目前小麥和玉米的價差已經從年初最高點的400元/噸回落至目前的0線附近,小麥替代玉米的優勢以完全喪失,從適用性來講,替代動力已經明顯減弱。

  上輪替代是從2011年5月開始,歷時一年半,本輪替代是從去年10月開始,至今也超過了一年的時間,隨著小麥庫存消耗,預計明年小麥替代玉米數量將明顯減少,市場預計替代數量為2500萬噸,較今年將減少1500萬噸。

  從稻谷來看,由于目前稻谷庫存量龐大,具有巨大的替代潛力,但由于價格因素限制了飼料中稻谷替代玉米,僅局限于政策性陳稻谷拍賣,預計2022年陳稻谷拍賣量和2021年持平,在1500萬噸左右。

  其次,玉米及其替代品的進口量。據國家糧油中心預測,2022年度玉米進口量為2000萬噸,同比減少900萬噸;高粱進口量為1000萬噸,增長150萬噸;大麥進口量為1100萬噸,同比持平;木薯進口量為600萬噸,同比增長100萬噸,以上幾個品種合計進口量在4700萬噸左右,同比減少650萬噸。

  綜上所述,從供應來看,玉米產量增加1190萬噸,進口玉米及替代品數量減少650萬噸,小麥替代品數量減少1500萬噸,稻谷替代數量與上年度持平,總供應量減少960萬噸;從需求來看,飼料需求與上年度持平,深加工需求增加400萬噸左右,總需求量增加400萬噸。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在2022年新季玉米上市前,玉米供需仍然偏緊,市場缺口在1360萬噸左右。

  這一缺口就需要玉米市場年度社會庫存貨政策性玉米庫存的釋放、或者通過加大玉米及替代品的進口量、或者增加國內稻谷和小麥替代量來彌補,或者通過提高玉米價格來抑制需求使得供需達到平衡。

  2022年度玉米價格仍然可期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2022年玉米供需依舊是緊平衡狀態,在此形勢下,影響玉米價格的因素將更多也更加復雜,任何一個環節,如進口量、替代品量、極端天氣或物流發生重大變化,都會影響到玉米價格的走勢。

  玉米市場價格存在季節性規律

  東北作為玉米的主產區,是國內玉米價格的基準地,其價格變化通常具有代表性。從歷史經驗和數據來看,具有如下規律。一是每年的11月、12月都是東北玉米價格的低點,其后出現一輪明顯上漲行情,當然,今年由于收獲進度后移,賣壓壓力也可能后移。盡管在過去四年中,這種上漲的過程存在很大差異,但總體趨勢是一致的。二是在春節前發生的反季節上漲過程,通常伴隨著五一過后的反季節下跌行情。

  華北地區也有類似的市場規律,但華北地區玉米價格,通常在農民短期集中銷售和收糧企業存儲數量受限的主導下,會出現兩個階段性底部,分別是十一前后潮糧價格底部和清明前后出現的干糧價格底部。

  當前我國的玉米平均價格已經從年初高點回落500元/噸左右,價格回歸去年同期價格。

  小麥價格是玉米價格的穩定器

  在很大程度上,小麥價格的走勢決定了玉米價格的走勢。當小麥和玉米價格價差拉大,替代品使用量增加,抑制玉米價格上漲,當價差縮小,替代優勢喪失,玉米需求量增加,帶動價格上漲。因此,玉米價格總是在小麥價格附近波動。從冬小麥的播種情況,結合全球通脹預期,2022年小麥行情大概率會走高,這也意味著未來玉米價格仍然可期。 

  總之,從供需平衡來看,2022年度玉米供應仍然偏緊,再結合小麥價格“穩定器”的作用,2022年玉米價格依然可期,當前的玉米價格波動只不過是整體供需形勢下的一段小插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