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從“適度發展”轉為“嚴格控制”,為何?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2-24
  國內玉米市場由供過于求變為供不應求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嚴格控制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這是2017年國家提出“適度發展糧食燃料乙醇”之后的政策調整。
  從“適度發展”到“嚴格控制”,政府對燃料乙醇態度變化的背后,是國內玉米市場發生了由供過于求向供不應求的顯著變化。
  在中國,雖然糧食總量基本平衡,但結構性矛盾突出。其中,玉米供需關系失衡,2020年至2021年這兩年,中國進口玉米的數量屢創歷史新高,引起外界關注。
  玉米的供求關系,在最近十多年中,可謂是一波三折。從2004年到2008年,玉米逐漸供過于求。2008年9月,隨著新玉米逐步上市,價格下行壓力較大,而同期國際市場玉米價格也加速下跌。當時,出于穩定市場、保護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的綜合考慮,國家啟動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受益于托市收購,且收購價上漲明顯,玉米庫存高企。
  為了解決階段性供大于求問題,國內開始推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國家取消了執行了8年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同時調減“鐮刀灣”地區玉米種植面積,玉米產量連續4年減少。與此同時,玉米的加工轉化市場活躍,飼料行業由弱轉強,淀粉加工總體擴張,特別是玉米燃料乙醇加工轉化能力擴張較快。
  為了加快消化庫存玉米,2017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五部委先后發文,提出適度發展糧食燃料乙醇。
  針對十五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國家能源局科技司負責人在解讀稱,文件出臺的背景是“政策性庫存高企”,有關地方政府和專家紛紛建言獻策,建議參考國際經驗,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消費,調節糧食供求,有效處置超期超標等糧食。
  從國際經驗來看,生物燃料乙醇產業是處置超期超標等糧食的有效途徑。不過,中國的燃料乙醇產業發展也是一波三折。
  “十五”初期,2001年為了解決大量“陳化糧”處理問題,改善大氣及生態環境質量,調整能源結構,經國務院同意,啟動了生物燃料乙醇試點。從“十一五”起,根據形勢變化暫停了糧食燃料乙醇發展,并陸續建成多個非糧燃料乙醇示范項目或產業化裝置。
  值得關注的是,從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上,《方案》實施的基礎和前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避免出現“與人爭糧”“與糧爭地”問題,同時提出了“著力處理超期超標糧食,增強糧食市場調控能力和提升質量安全水平,適度發展糧食燃料乙醇,科學合理把握糧食燃料乙醇總量”等原則和要求。
  然而,由于玉米去庫存的速度比預想的要快,導致玉米的供求關系從前幾年的過剩很快轉為短缺。
  布瑞克研究總監林國發稱,原本是陳化糧消耗渠道的燃料乙醇,在消耗完陳化糧之后,開始消耗正常玉米,疊加玉米下游飼料和深加工快速發展,2020年以來,玉米供需出現偏緊態勢,玉米價格不斷上漲。甚至出現玉米、小麥價格倒掛,玉米價格超過小麥價格,一些飼料企業寧愿采購小麥做原料。
  這正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嚴格控制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的背景。面對形勢逆轉,從2020年四季度以來,國家再次收緊玉米深加工項目審批,嚴格限制玉米燃料乙醇加工產能擴張,促進玉米產銷平衡,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蔡海龍對記者表示,中國的玉米消費,主要分為飼用(60%以上)、工業消費(30%)。為了確保口糧和飼料消費需求,中國在發展玉米深加工的時候,一直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如果玉米深加工產業過度發展,會擠占飼料玉米的正常供應,影響肉蛋奶等食品供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