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度玉米價格能創出歷史新高嗎?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11-02
簡單的說結論,那就是可能性很大。
一是今年的產需缺口更大。有機構統計今年東北玉米減產可能達到1000萬噸,雖然華北黃淮有一定幅度的增產,但增產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減產幅度大,產量基數低,實際上較常年也是減產的。至于玉米消費的增加,就不用說了。
二是新年度玉米及替代口進口數量有可能降低,并且存在不確定性。主要原國一是進口成本高,截止昨天的CBOT玉米價格計算的話,美灣玉米理論完稅成本達到約3300-3400元/噸,其它替代品進口成本也都處于高位。二是俄烏戰爭的影響雖然是階段性的,但仍存不確定性,對全球糧食供應的階段性沖擊直接影響全球糧價水平。
三是上年度玉米結轉庫存偏低幅度大。補庫需求不但影響了新季玉米上市以來的玉米價格,也放大了本年度玉米的需求水平。這也是新季玉米上市以來價格高開高走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是國內飼料玉米替代原料存在不確定性。在飼料小麥因價格原因退出之后,超期稻谷投放成為主要規模性的替代原料,但在去年和今年累計投放成交約4500萬噸之后,還有多少的超期稻谷可以定向給市場存在不確定性,而這直接影響供需平衡。
五是今年農戶囤自糧比例增加,集中售糧期壓力減緩。雖然后期這部分存糧仍將投放市場,但農戶存糧地域范圍大,售糧的分散性特征較為明顯。在集中售糧期過去之后,農戶囤自糧較難形成類似貿易商“塌方式”出貨的局面。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今年農戶玉米種植成本的大幅度提升和基于這兩年出售玉米時機上的經驗和教訓。
關于后期的風險。一是11月開始,東北玉米將會有一波集中售糧期,可能會形成一定壓力,容易引發價格波動(華北黃淮的壓力較輕);二是后期價格上漲過高引發的滯漲風險,類以去年和今年玉米的后期,原因不多說;三是全球經濟或金融危機大暴發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包括原油和糧食在內的大宗商品出現大崩潰。
來源:國谷社
來源:國谷社
上一篇 | 漲vs跌:十一月玉米市場行情走勢預判
下一篇 | 售糧壓力開始呈現 玉米將高位振蕩為主
一周熱點
- 2023-06-305月我國糧食進出口數據看點
- 2023-06-30新希望六和公開承諾:落實主體責任,捍衛舌尖安全
- 2023-06-29中國正式接受世貿組織《漁業補貼協定》議定書
- 2023-06-29仔豬外銷由盈轉虧、淘汰母豬需求增量,四季度產能淘汰或加速
- 2023-06-29豆粕現貨壓力顯現 后期價格走向需看天氣“臉色”
- 2023-06-28山東省飼料行業協會關于認定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活動的通知(2023)
- 2023-06-28全球舞臺 中國發聲——CFIA首次參加GAPFA大會
- 2023-06-28直播回放:主要畜禽品種《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生產技術規范》線上培訓
- 2023-06-286月全球谷物市場與貿易報告
- 2023-06-28全球多地40℃高溫肆虐,印度大量農產品運輸中變質!大豆、玉米期價已悄然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