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剛過,雨水“補貨”,玉米迎來了一件“大喜事”
自玉米跟隨著小麥下跌后,市場節奏就被徹底打亂了,市場進入了重新調整的階段。
從供需層面來看,短期倒沒有太大的變化,當前玉米價格的波動主要是由其他一些因素引發的,這些其他因素主要就是天氣和消息。
首先說說天氣。
自從北方多地開始揚塵“吃土”后,山東玉米的上量明顯下降,因此價格上漲。但隨著雨過風停,上量也有所增加。
比如,近兩天,山東玉米的到貨車數量就從300多增長到了500多輛,玉米價格也開始漲跌互現。
如果按照以往的規律,隨著天氣繼續放晴,那么到貨車數量會持續增長,玉米也就會跌勢重現。但是這回天氣很“給力”,根據預報顯示,多地經過短暫的升溫后,強冷空氣將再次橫掃30余省。
氣溫升得高跌得也狠,多地氣溫驟降,不僅棉衣將“重出江湖”,雨水也開始大量“補貨”。其中,華北等局部地區的降溫幅度將會超過25℃,而山東也將再次迎來降雨,部分地區氣溫降幅也在10℃以上。
顯然,隨著降溫降雨,玉米上量必然會再次受到抑制,玉米價格也就繼續堅挺。
山東玉米靠天氣走穩,而東北近期增儲的消息不斷。再加上當前已值春播,今年的地租價格上漲,再次拉高了種植成本,企業報價也就不斷提高。
于是,就形成了山東、東北玉米持續上漲的局面。
當然,我們所說的玉米的“喜事”并不是只有天氣及消息層面,這些充其量也是臨時的變量,且不確定性也較大,而玉米真正的“喜事”則是來自于玉米當前的“局勢”已悄悄發生了變化。
一是糧源已發生轉移,玉米價格支撐力增強。
當前玉米市場已基本完成了糧源的轉移,雖然今年貿易商大受打擊,對玉米的看跌情緒增多,但是對于市場價格波動的應對能力也要遠高于基層。
再加上現在玉米剛剛轉換完畢,誰也不愿意一上來就賠本“認輸”,所以價格上總要挺上一挺。
另一方面,當前基層余糧剩余不到一成,并且以干糧居多,干糧價格相對堅挺,這也增加了玉米的價格支撐。
二是玉米的缺口正在醞釀。
今年玉米的缺口是確定存在的,但是卻是不均衡的,具體表現為時而寬松,時而緊張,反映到玉米價格上,即供需寬松時,價格下跌,供需緊張時,價格上漲。
而當前玉米是明顯的供強而需弱,所以玉米價格走勢也偏弱。但是玉米的缺口正在醞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個是豬價雖然持續走弱,但是下半年回漲的預期還是較高的,并且生豬產能處于高位,存欄剛需也是有力的支撐。
根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今年3月,全國工業飼料產量達2511萬噸,環比增長10.4%,同比增長了5.5%。而飼料中的玉米用量占比達到了38.1%,同比增長了1.3%。
二是雖然近兩年部分地區實行復合種植,但在擴種大豆的目標下,玉米的種植面積即便不減少也很難增加,這對玉米的供給就產生了既定的限制。
而替代方面,小麥、稻谷中替代量明顯減少,進口谷物中高粱及大麥等也呈下降趨勢,因此后期隨著需求增長,供需缺口將顯現。
三是需求庫存分化。
年初至今,玉米深加工需求較弱,糧源消耗較慢,因此庫存高企。但飼料企業庫存大多處于低位,并且當前已回落至常規庫存天數以下,這意味著飼料企業的補庫周期將縮短。
有補庫需求支撐,玉米價格也難大跌。
四是小麥下跌后又漲了。
玉米市場的情緒有一半是被小麥牽動的,而近日小麥再次下跌也讓玉米也心頭一緊,不過很快小麥再次回漲。
并且預計在新麥上市前,小麥會繼續維持當前的震蕩模式,再次大跌的幾率并不大,這也為玉米的穩定提供了空間。
所以雖然短期來看,供需層面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但是玉米當前的這個“底”卻正在悄悄筑建。
雖然短期仍面臨著麥前騰庫的壓力,玉米也難以明顯抬頭,但是隨著玉米缺口的不斷醞釀,待到春播過后,有望重現上漲之路。
一周熱點
- 2023-10-20【油脂獨家】現貨需求差 油脂漲跌兩難
- 2023-10-20一雞蛋卵內性別鑒定公司成功融資2.3億元,已無創鑒定2100萬枚雞蛋
- 2023-10-20劉永好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建議加強在共建國產業延伸
- 2023-10-20利多因素有限 美豆下行趨勢或難逆轉
- 2023-10-20豬市走勢:豬價怎么走?先要看看當前生豬市場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 2023-10-19國家統計局:生豬三季度末存欄同比下降0.4% 業內:年底豬價“仍有一定上漲可能”
- 2023-10-19跌得人發慌!關鍵時刻,東北玉米正在醞釀轉機
- 2023-10-19豬市走勢:南北生豬均價上漲,部分地區漲1-2毛!
- 2023-10-19中國飼料工業協會舉辦主題教育“凝心鑄魂筑牢根本、錘煉品格強化忠誠”主題交流會
- 2023-10-18豆粕價格重啟“炒作”欲再漲?五部門聯發倡議: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