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補給下玉米供需并無缺口可言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3-06-28
近期,國內玉米期現兩市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反彈走勢,沉寂許久的國內玉米市場也因此再度活躍起來,現貨市場看漲情緒再度被點燃。那么,此輪玉米價格的上漲是反彈還是反轉,后期又將呈現出哪些變化?
近期玉米價格上漲的基本邏輯:
宏觀降息加外盤驅動
近期玉米價格上漲,尤其期貨盤面大幅上漲,帶動整體玉米市場看多情緒持續高漲,從其背后邏輯不難看出,此輪價格反彈主要動力來自兩方面:最主要因素是近期的多維度降息政策,對大宗商品市場,尤其是金融市場(期貨盤面)形成階段性利多效應,進而推動近期大宗商品市場普漲,玉米作為其中之一,當然也不能獨善其身。
另外,近期美盤的強勁反彈勢頭也起到一定的帶動效應,而美盤玉米上漲的邏輯則是每年此時的“固定因素”——炒天氣。回顧近年同期的美玉米價格,5月至7月基本上都是炒作天氣“做多”邏輯,但隨即都在相關報告數據不斷調整之后回歸常態。
不難看出,上述兩個“利多”因素均是脫離玉米供需基本面之外的“場外因素”,且從玉米產業鏈本身來說,上述兩點因素并不具備推動玉米行情的持續動力,更多的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炒作話題”。
玉米市場供需基本面:
內外補給下并無缺口預期
回到玉米市場供需基本面,重新審視當前的玉米現貨市場,探究其年度內(9月新玉米上市之前)是否有缺口。以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為依據,飼料及深加工產業每月平均消費量在2200萬噸左右,考慮到目前距離新季玉米規模上市還有不到3個月的時間,理論上市場所需玉米供應量在6600萬噸左右。
再看替代品補給預期,首先對于即將投放的1300萬噸定向稻谷,理論上可以沖抵1000萬噸的玉米用量;其次是市場最為關注的小麥,由于今年小麥在收割期遭遇“爛場雨”,導致芽麥數量大幅增加,按照目前市場預期,芽麥數量在2500萬~3000萬噸,疊加制粉麥在華北市場普遍低于玉米價格的現狀,預計年度內小麥替代大概率回到2021年的高位水平,即3000萬~3500萬噸的替代預期。
這樣算下來,玉米缺口僅剩下6600-1000-3000=2600萬噸,且東北產區深加工庫存普遍已到9月份,后期玉米消費需求僅剩下2000萬噸左右。這2000萬噸的玉米需求即便不用進口補給,現有的港口庫存(北方港口200萬噸,南方港口谷物庫存180萬噸)以及兩大產區的貿易庫存也是綽綽有余的。
從下游消費角度看,養殖、深加工仍處于不同程度的虧損狀態,其中生豬養殖虧損已經持續了一個豬周期(6個月)以上,其對原料的支撐力度將進一步弱化。需求性價比更高的飼用原料,已經成為當前飼料企業的首要任務,其對于未來一段時間玉米消費市場的支撐力度也將進一步弱化??梢哉f,需求端在未來也并未見到明顯的起色,更談不上對玉米消費增長提供進一步的推動力。
適時把控購銷節奏
合理規避風險才是上上策
綜合分析,近期玉米市場的反彈更多是宏觀層面及外圍市場所帶來的引導效應,在玉米市場供需基本面尚未發生質變的前提下,未來玉米市場價格仍將回歸到替代品補給充足、下游消費缺乏增長動力的邏輯層面,價格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上行的空間有限。
玉米作為年產2.7億噸的大宗商品,其價格走勢可能會在某個階段出現偏離,但大的趨勢很難與基本面的實際情況發生背離,適時把控購銷節奏、合理規避風險才是上上策。(原文刊登于2023年6月22日糧油市場報三版)
上一篇 | 2023年6月28日玉米價格
下一篇 | 2023年6月30日玉米價格
一周熱點
- 2023-07-12北大核心《中國飼料》“豆粕減量替代”??鞲鍐⑹?/a>
- 2023-07-12觸及漲停!丨仙壇股份上半年凈賺超2億元,同比增長1099.7%-1123.46%!
- 2023-07-11大豆進口急劇增加 豆粕消費需求良好
- 2023-07-11全球谷物產量預計將創歷史新高
- 2023-07-11豬價拖累6月CPI 行業虧損與放量并行 豬周期下半年還有看頭嗎?
- 2023-07-11豬市走勢:豬市大穩小動,從豬周期所處位置來看 下半年豬價上漲幅度不會太大......
- 2023-07-10飼料糧供給關乎國家糧食安全
- 2023-07-10自繁自養、仔豬育肥頭均虧損均超200元!豬企仍押注下半年?
- 2023-07-10自繁自養、仔豬育肥頭均虧損均超200元!豬企仍押注下半年?
- 2023-07-07植物油價格止跌回升,大豆進口需求或將增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