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隨著兩場臺風余波給玉米主產區帶來強大降水,玉米減產預期不斷增加,價格不斷走強,新玉米零星上市和定向水稻開始投放都沒能擋住市場火熱情緒,玉米現貨價格不斷走強,至月末,全國現貨均價報2880元/噸,較上月上漲50元/噸,期貨價格同樣快速上沖。
9月,新玉米生長進入最后沖刺期,天氣情況尤為關鍵,天氣炒作仍將持續上演,需持續關注。8月,臺風“杜蘇芮”和“卡努”給我國核心玉米主產區華北和東北帶來了較強降雨,尤其是黑龍江和吉林地區,部分河流發生洪水,沿河部分農田過水,嚴重的被沖毀,且“卡努”帶來的降水區和前期東北降水區高度重合,進一步加劇了田間積水和土壤過濕的情況。雖然通常來講“洪澇”影響主要集中在河流兩岸及低洼地區,而未受到嚴重影響的地區,玉米反而會因為水分充足長勢較好,最終總體是否減產仍未可知,但本年度不利天氣影響較多也確實給新季玉米順利生長帶來挑戰。與此同時,由于臺風和高濕環境給病蟲害的傳播和發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當前玉米主產區病蟲害防治壓力較大,尤其是黃淮地區,當地已經發布了玉米南方銹病預警,該病會對玉米生長中后期的葉部造成較大損傷,從而影響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漿成熟,嚴重時會造成玉米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本年度發病時間比大流行的2021年提前10~15天,當前河南、安徽兩省已經有部分田塊染病,防控形勢嚴峻,這都給新季玉米順利生長增加了不確定性。目前東北春玉米和華北夏玉米都已進入乳熟至成熟期,到了最后的生長關鍵期,未來一個月天氣將決定主產區玉米能否順利成熟及收獲,直接決定新年度玉米供應格局,尤為關鍵。飼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7月全國工業飼料產量2713萬噸,環比增長3.2%,同比增長7.6%。不僅飼料產量增長,飼料價格也出現一定上升,飼料價量齊升確實說明玉米下游飼料需求較為可觀。不過由于替代品使用增加擠占了不少玉米消費空間,7月配合飼料中玉米用量同比下降5~6個百分點,占比為25.2%,降幅較為明顯,因此飼料產量和價格共同上漲的利多作用更多體現在遠期宏觀上,短期作用有限。不過隨著芽麥消耗殆盡及小麥價格上漲,8月份小麥替代已經出現減弱跡象,雖然定向稻會填補部分空間,但其同樣也是階段性的,并且其性價比不如之前芽麥,因此企業玉米使用份額勢必會逐漸恢復。養殖規模方面,2023年7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數4271萬頭,較上月微增13萬頭,為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4.2%。母豬存欄去化停滯,推測生豬養殖規模依然較大,飼料消費規模較大也形成相互印證。生豬價格方面,8月全國生豬平均價格快速反彈至17元/公斤以上,此價格已經讓絕大多數企業實現盈利,自繁自養理論養殖利潤為22元/頭,產能去化動機大幅減弱。綜合養殖方面數據我們認為,目前生豬養殖持續處于盈利區間,整體需求恢復作用逐步顯現,養殖規模去化可能告一段落,較高存欄量讓新季玉米在飼料需求端會有較強支撐。8月,玉米深加工產品消費旺季逐步來臨,產品走貨持續改善,企業開機率也不斷提高,目前已恢復至約58%水平,較上月提升將近10個百分點。產品價格也出現明顯上漲,不少企業盈利已經回正。具體產品價格方面,淀粉全國均價報3390元/噸,較上月上漲160元/噸;蛋白粉報7030元/噸,較上月上漲130元/噸;酒精全國均價報6514元/噸,較上月上漲130元/噸;DDGS報3200元/噸,較上月上漲215元/噸。深加工情況明顯好轉,同樣說明消費端逐步給力,也為玉米價格強勢表現提供良好支撐。而通常來說,下半年是玉米深加工產品消費旺季,因此深加工方面對新季玉米消費值得期待。8月,玉米主力2311合約反復上沖,價格最高沖至2777元/噸,最低回落至2602元/噸,月中震幅高達175元/噸,截至8月28日收于2708元/噸,當月上漲89元/噸,漲幅3%。小麥價格快速上漲,芽麥貨源不斷減少,階段性支撐玉米價格,疊加惡劣天氣多次襲擊玉米主產區,期貨市場新季減產炒作熱情再次高漲,玉米期貨價格持續上沖。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僅剩一個月左右時間,雖然東北產區受到影響,但華北黃淮產區生長總體正常,最終炒作能否持續主要依仗總體減產是否坐實,需要持續觀察。展望未來,新季玉米上市僅剩一個月左右時間,考慮到本年度不利天氣對農業產生影響的情況較多,新季玉米產收情況仍存不確定性。當前消費端已明顯改善,下游企業逐步由虧損轉為盈利,因此新季玉米消費端支撐不斷增強。在此背景下如果出現新季玉米產量、質量雙降的情況,則新季玉米勢必會出現一波較強上漲。(原文刊登于2023年9月2日糧油市場報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