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節過的也是操碎了心。
五一假期5天,而在這短短的5天里,小麥上竄下跳,愣是走出了一圈“過山車”式的行情。
好不容易五一剛漲起來,市場也跟著興奮,小麥價格重心也快速重回1.3元/斤。
但是好景不長,剛漲了幾天又突然下跌,并且是漲得猛也跌得兇,連漲幾天卻也抵不過一夜下跌,小麥又跌回到了解放前。
而且這兩天,跌勢似乎又在加劇,部分地區的小麥價格又重新跌回到了1.2+。
小麥這么一跌,市場情緒又崩潰了,賣糧的積極性大增,小麥又仿佛在五一兜了一圈后,又重新回到了節前的頹敗中。
我們之前曾分析,別看小麥漲了,但市場其實很脆弱。
一個消息能讓行情上漲,但同樣,另一個消息就能把行情再拉下來。
小麥的下跌也暴露出,小麥的市場情緒依然是悲觀的。而這種悲觀主要是來自于兩個方面:
一是小麥的豐產預期不斷增加。
可以說從去年起,小麥的豐產預期就一直在累積了,雖然去年小麥減產減質,結轉下降,但是如果今年小麥豐產增收,那么這個缺口就很容易補上。
二是小麥需求縮水。
去年小麥漲起來了,除了減產以外,另一個原因則是小麥的需求也增加了。除了大量芽麥流入飼用以外,也有不少小麥流入飼用領域,使得小麥需求增加。
但是今年來看,這種預期正在下降。
一方面,小麥與玉米價差較大,即便是小麥豐產增收,價格走跌,但也很難追平與玉米的價差,所以小麥很可能將全面退出替代。
另一方面, 除了玉米,飼料企業可選擇的谷物也不少,比如進口大麥、高粱等,都在蠢蠢欲動,且性價比優勢明顯。
所以,小麥的看跌心理其實是很重的。
但是我們依然認為,小麥的下跌只是暫時性的,因為從趨勢上來看,小麥的底已經很明顯,而隨著政策的加持,小麥企穩回升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也就是說,小麥不會跌跌不休,很可能很快就就會重新上漲。
原因一是小麥供應驟降。
政策釋放的信號其實已經非常明確了,兩個“停拍”一發,小麥的供應就減少了一多半,那么接下來小麥的供應就主要依靠貿易糧了。
而另一方面,受新麥晚熟期的影響,新小麥不能被馬上大量使用,將有近兩個月的時間依然要靠陳麥來支撐。
這個需求也是既定的,并且也是無可替代的。
所以節后小麥的供需就將從之前的供強需弱轉變為供減需增,這是麥價的一個重要支撐。
原因二是小麥的產情未知。
雖然說小麥豐產預期不斷增加,但是近期天氣變化也是十分明顯。
就以這個五一來說,湖北地區就連下幾天雨,長江武漢段水位也已超過去年全年的最高值。
后續這雨往哪走,誰也不知道,所以沒到真正收獲那一天,產情依然是未知的。
原因三是情緒也在反復。
雖然現在小麥看跌之情比較重,但是一旦又有新的消息,看漲情緒也會很快升溫。
而很可能這個變數馬上就要來到,因為從6日起,政策小麥全面停拍,這也將引起小麥市場的情緒波動,尤其是優質陳麥已經準備開始發力了。
所以毫無疑問,小麥不會一跌不起,在經歷了“過山車”以后將重新走上爬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