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后生豬價格趨穩運行,中旬受北方二次育肥熱度刺激,帶動豬價震蕩上行;但由于當前南方市場大豬存欄仍有一定壓力,二次育肥并未明顯啟動,短時實際生豬供應或仍較為充裕,且氣溫逐漸升高,需求端表現或無明顯好轉,豬價全面上漲阻力較大。
1.五一節后豬價由趨穩走勢轉為震蕩上行
卓創資訊數據監測顯示,5月上旬僅勞動節期間價格波動,其余時段呈現趨穩態勢,但自5月10日開始,短短一周,豬價進入上漲通道,且漲速逐步加快,截至5月16日,卓創資訊監測全國生豬交易均價為15.33元/公斤,環比節后第一個工作日(5月6日)上漲0.43元/公斤,漲幅達2.88%。
從圖1不難看出,中旬價格上漲主要是體現在北方市場,南方多數市場漲勢相對偏緩。經過數據對比發現,中旬伊始北方市場生豬價格先于全國價格上漲。而此時生豬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則是北方市場二次育肥熱度漸起,攔截部分本應流向屠宰端豬源,市場實際供應缺口增大,下游收購阻力提升,支撐豬價震蕩上行。和3月份豬價快速上漲不同的是,彼時是南北方二次育肥熱度均有提升,南北共振,帶動全國價格上行;而5月中旬,從價格走勢可以看出,當前南方市場豬價主導性并不高。據卓創資訊調研,南方市場二次育肥熱度當下并未有明顯提升,僅存零星入場動作,與2-3月第一波二次育肥相比,南方市場此輪二育入場理智且謹慎,究其原因有以下兩點:
原因一:南方大豬存欄壓力較大 生豬產能增量仍高于北方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南方市場生豬存欄同比處于持續增加態勢,經過數據對比得出當前南方市場生豬供應能力強于北方,疊加南方生豬交易均重仍處于相對高位,且隨著氣溫上升,鮮品走貨欠佳,熱鮮市場消化肥豬能力減弱,供應端或對豬價有一定拖累作用,這也正是南方區域內業者二次育肥操作謹慎的主要原因。反觀北方市場,由于去年豬病的影響,產能受損較大,養殖端看漲后續行情,導致近期二次育肥熱度提升,搶占市場部分豬源,屠宰廠收購難度加大,短時呈現供小于求局面,進而支撐豬價由趨穩轉為上行趨勢,南北業者情緒出現分歧。
原因二:南方豬價偏高,成本高位導致二次育肥遠期收益或下滑
據卓創資訊監測,2024年以來,南北價差逐漸收窄,截至目前,南方市場月均價為15.06元/公斤,環比1月漲幅達8.82%,北方市場月均價為15.18元/公斤,漲幅達4.06%;南北價差逐漸由0.74元/公斤收窄至0.11元/公斤,南方市場價格上漲幅度快于北方市場。從近幾個月南方豬價走勢來看,當前生豬價格處于相對高位,且前期3月入場的二次育肥所對應的收益未及預期;疊加豬價處于偏強的情況下,對南方業者來講,二次育肥補欄成本相對偏高,后期所帶來的預期收益空間或有限,甚至有虧損可能,因此當前南方業者二次育肥補欄心態較為謹慎,不及北方市場熱度。
2.南方市場二育熱度難起 或影響后續全國豬價走向
影響之一:對全國豬價起到拖累作用
2024年以來,南方豬價漲勢強于北方,當前南方價格處于相對高位,導致業者對二次育肥所帶來的后續盈利持觀望態度。另外,當前處于消費淡季,肥標價差收窄,后期隨著氣溫升高,肥豬需求或持續減弱,大體重豬源優勢不再,南方業者補欄二次育肥積極性或不及北方,豬價波動幅度較為有限。且由于當下大豬存欄水平仍較高,南方市場短時二次育肥熱度或難有明顯提升,在需求端提振有限的情況下,南方市場生豬價格并無支撐點,對全國豬價或起到拖累作用。
影響之二: 南豬北調或增,緩解北方供應壓力,利空其豬價
從貿易流向來看,當前北方市場二次育肥熱度不減,隨著南北價差拉大,南方市場標豬貨源北調進入二次育肥渠道和屠宰渠道豬源較多,緩解北方供應壓力的同時,對其豬價產生短時的利空影響,北方漲幅亦或受限。
綜上所述,由于當前南方二次育肥熱度并不明顯,或對全國豬價起到一定拖累作用,疊加當前對下游市場的了解,需求端被動跟漲后訂單有下滑現象,后續全國生豬價格再漲動力有限,或止漲回穩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