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從近五年現貨走勢來看,豆油、棕櫚油、菜籽油現貨價格呈現沖高回落走勢。2019年至2022年6月,受供需偏緊及、國內需求回升以及中國采購美豆等多種因素影響,市場開始上行態勢,油脂價格一度漲至十年高點,而后市場逐步回歸理性,價格重新開啟回落之路,整個2023年都是處于震蕩下跌行情之中。而2017年以來國內油脂市場基差交易已經較為普遍,故豆油、棕櫚油、菜籽油期貨走勢基本和現貨市場基本一致。
01
國內現貨、期貨走勢基本一致
但漲跌幅有所不同
/ 好資訊,要分享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代表市場張家港的豆油、棕櫚油、菜籽油近五年均值分別為8321元/噸、7610元/噸、9968元/噸。近五年數據看,棕櫚油市場同比波動幅度更為明顯,2022年棕櫚油價格相對強勢,對應的2023年棕櫚油年度均價跌幅最大。
2023年油脂現貨價格延續2022下半年跌勢,在上半年經歷兩次明顯的回落后,下半年趨于震蕩,價格重心略有上移,但仍未擺脫下降通道。因三大油脂金融屬性較強,價格除受供需影響外,宏觀及國際市場變化也是引起價格波動的關鍵因素。
首先是國際局勢及金融市場的波動。國際局勢緊張依舊,黑海運輸問題反復,能源及谷物供應趨緊;再者美聯儲為應對通脹持續加息,引發經濟擔憂,美元強勢疊加美債高位,國內油脂價格跟隨大宗商品出現明顯回落。在持續加息的背景下,油脂價格重心不斷下移,但受國際局勢升級影響,以及國內供需變化,價格間歇性出現波動。
2023年張家港市場豆棕菜價格全線下跌,豆油年均價較2022年下滑20.04%,同期棕櫚油下跌30.96%、菜籽油同比下跌29.47%。
從走勢上看,2019年至2022年,三大油脂現貨市場強于期貨市場,但這一情況在2023年有所改變,隨著現貨市場逐步回歸自身基本面,2023年三大油脂現貨弱于對應期貨表現。連盤豆油、連盤棕櫚油、鄭盤菜籽油主力合約年均價同比上年同期分別下跌18.69%、21.11%、25.67%。
02
豆棕價差常年處于正價差
/ 好資訊,要分享
以張家港市場為例,近五年豆棕價差在2022年10月達到最高3360元/噸,2022年5月達到最低,為-4050元/噸。2023年豆棕平均價差在1072元/噸,這是近五年第二高年均正價差。
棕櫚油作為豆油的重要替代品,兩者價差大小決定了替代作用的強弱。豆油、棕櫚油現貨價格在長期走勢上具有相當的一致性,但受到各自基本面因素影響,也存在一定差異。2019年豆棕價差整體呈現擴大趨勢,2020年收窄,2021年再次擴大,由于供應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2022年豆油、棕櫚油出現長期負價差。從近五年豆棕平均價差看,2019年最高,2022年最低。
隨著豆油與棕櫚油兩者間的價差擴大,棕櫚油對豆油的替代作用就增強;如果豆油與棕櫚油兩者間的價差縮小到一定幅度,豆油對棕櫚油的替代會逐漸增大。尤其2022年出現負價差,棕櫚油被替代的概率大大增加,導致當年棕櫚油在油脂消費中占比明顯減少。隨著2023年棕櫚油供應恢復正常,豆棕價差回到往年正常水平,隨著二者價差的不斷波動,豆棕替代作用時刻發生變化。
03
菜豆價差常年正價差且數值較大
/ 好資訊,要分享
近五年張家港市場豆菜平均價差為1647元/噸,其中,最低值出現在2023年12月,價差為-90元/噸,最高值出現在2022年11月,價差高達4180元/噸。從年度均值看,2023年豆菜價差為近五年最低,均值為738元/噸;2022年豆菜平均價差為2489元/噸,是近五年最高,也是近十年最高。
近五年菜油和豆油價差經歷了先沖高后回落的走勢。前期隨著國內菜油產量不斷下滑,菜油供需均偏緊,相較于豆油,菜油價格易漲難跌,導致菜油、豆油價差不斷擴大。而后隨著菜油供應的不斷增加,菜油庫存水平逐漸提升,進而菜油現貨價格從高處下落,菜豆價差應聲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