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強的豆粕又漲了!這回又是什么情況?能漲多少
如果說誰的走勢最“頑強”,那一定非豆粕莫屬。因為豆粕每每在下跌之時,總能出現“救價”的曙光,并且助推著豆粕重回高點。
而在豆粕二次下跌之后,頹勢已現,無論是供需還是市場情緒雙雙下挫,豆粕也隨之急速回落,并且跌破了前期的低點。
市場一片悲觀籠罩。
但近日,頻頻回落的豆粕再次出現上漲的行情,并且是期現雙漲,其中山東、江蘇、廣東等多地現貨價格再次上漲約100-180元/噸,達到了3750-3800元/噸。
而回顧之前豆粕的反彈上漲,似乎也是這個路數。于是市場開始觀望,本輪豆粕上漲的背后又是什么邏輯?而歷史會不會再度重演呢?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此次豆粕回調主要是基于兩個因素:
一是美豆的天氣炒作。
雖然之前美豆播種速度較快,一度利空市場,但近期美國中部主產區出現干旱的跡象。
截至5月底時,新作美豆受干旱影響的程度上升至了28%,而去年同期僅為10%。
而且根據氣候預測顯示,6月份美國種植玉米和大豆最大的兩個州,即衣阿華州和伊利諾伊州的大部分地區可能也將迎來干旱,這使得美豆天氣炒作初現,美豆走強。
截至目前,相較于5月底時美豆的漲幅已達到了6.4%。
美豆升溫,對進口大豆成本有所支撐,進而拉動了現貨走勢。
第二個原因則是巴西大豆賣壓降低。
之前由于巴西大豆天量增產,以及國內倉儲有限導致賣壓高企,但近日這一情況略有緩解。
而另一方面,由于巴西豆子蛋白含量較高,因此很多壓榨廠推遲了普通43%蛋白豆粕的生產,而全力生產46%的蛋白豆粕,這也使得市場擔憂后續43%的豆粕供應會減少,于是部分下游市場提貨增加,甚至有排隊的情況。
因此,共同助推了豆粕的上漲。
那么,豆粕這次能否再創“奇跡”呢?
短期來看,國內豆粕市場供強需弱的格局并沒有發生改變。
6-7月份,進口大豆到港數量仍不在少數,并且海關檢驗對大豆的通關影響程度正在降低,油廠的開工率也陸續回升,國內豆粕庫存已經出現了累庫的趨勢,并且據說已有個別甚至出現了脹庫。
這說明供應壓力仍然是存在的,并且仍在不斷持續發展。
而需求方面,生豬養殖依然虧損,并且至少短期來看不僅沒有上漲的跡象,而且可能還在持續走弱,這使得飼料需求走弱,多是隨用隨補,積極性不高。
再加上當前正值新麥上市,價格不斷走低,小麥替代優勢顯現,也對豆粕需求產生了一定影響。
而長期來看,全球大豆供應寬松的格局也并未改變。
一方面是,南美大豆增產的預期不斷增強。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預估,2023/24年度巴西大豆產量同比增長約800萬噸,而阿根廷干旱緩解,新季產量大增約2100萬噸,巴拉圭則同比增產120萬噸。
也就是說,南美三國加在一起的大豆產量或將達到2.2億噸,同比將增長達15.8%,為全球大豆供應寬松奠定了基礎。
而另一方面,美豆的天氣炒作有限。
根據天氣預測機構認為,下半年厄爾尼諾的發生概率不斷增高,而厄爾尼諾一旦發生,根據以往經驗,對于美豆的生長預期利好的概率較大。即使增產不及預期,但大幅減產的概率并不高。
一周熱點
- 2023-07-28飼養管理 || 營養在可持續家禽生產中的作用
- 2023-07-28豬價見底?丨羅牛山、天邦食品、神農集團等紛紛募資擴產,豬企還能在“虧損”中挺多久?
- 2023-07-28一天漲5毛!豬價“破7奔8”,后市行情將如何演繹?
- 2023-07-2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692號
- 2023-07-26黑海供應擔憂持續發酵, 小麥價格應聲暴漲!
- 2023-07-26【中糧視點】生豬:情緒發酵,保持觀望
- 2023-07-26通威年產能20萬噸特種水產精深加工項目落戶江蘇海安
- 2023-07-26關于公布2023年度神內基金農技推廣獎(畜牧業)獲獎人員名單的通知
- 2023-07-25收儲調節市場供需 國產豆價或先抑后揚
- 2023-07-252023年上半年云南畜牧業生產保持穩定,上半年生豬累計出欄2273.32萬頭,同比增長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