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新年伊始看大豆:一季度國產豆市能否“走出泥潭”?

來源: 糧油市場報   作者: 特約分析師劉從新   時間: 2024-01-08

國產食用大豆自2023年新豆上市后,因總產再創新高,需求端受低廉的蔬菜和副食品替代豆制品的影響,加之餐飲業需求較弱,蛋白企業對國產大豆的轉化量低于常年約28%,豆制品加工比三年疫情的平均值還低15%,使得豆市行情一直處于中性偏弱的態勢,若不是國儲支撐,其跌勢難以想象。新年伊始,一季度國產大豆將如何運行?

旺季周期縮短   供大于求明顯
1月份,由于蔬菜價格全面上漲,豆制品需求雖有好轉,但與往年同期相比仍處于低水平狀態,終端經營主體待轉化豆源和補庫呈循環狀態,入市采購難以集中體現,而春節前產區豆農的一波售糧“小高峰”使得賣壓繼續呈現。
經國儲收購以后,東北產區進入新年的余豆約占總產的62%,區域間流出量不均衡。黑龍江東部地區雖然運輸不占優勢,但豆源質量和價格優勢明顯,外發量已占總產的50%,流出后不代表終端完全轉化,途中或下游經營主體待轉化量仍占一定比例。中西部地區和內蒙古、遼寧、吉林綜合余量約占總產65%。1月份終端進入消耗和補庫旺季,因北糧南運需要的時間較長,加上距春節越來越近,豆源轉化在元旦期間沒有明顯增量,常年的消費旺季繼續推后。但自本周中期,各地經營商均會陸續進入補庫環節,部分大戶既要補足節前的需求,又要留有一定量的貨源在節后“開張”時售賣。預計長江以南的銷區市場補庫到1月20日便會明顯減量,而北方利用陸路運輸的區域則會循序至月末。
關內產區區域間豆源余量相差較大,收獲期遇雨的大豆質量和感觀偏差,即便價格一再下調,但市場接受度依然較弱,其主因是東北大豆的質量和價格優勢明顯,各產區二、三線城市的經營商舍近求遠增加東北大豆銷售,也未能拉動東北大豆行情向好,充分體現出需求的清淡。1月份隨著終端補庫陸續介入,不同質量的大豆價格經過調整后會被不同市場接受,然后快節奏地輸出。預計春節前關內大豆流出量約占總產的50%,部分早期入倉的賭市豆源在各地均有滯留,由于持豆主體存在怕虧錢的心理,價格調整滯后,“越怕虧越大”的概率增加。
經過1月份的釋放,2月份除終端節前進入快節奏轉化外,南北產區會提前休市,至2月下旬才會陸續恢復常態。春節前將迎來立春節氣,2月底至3月上旬長江中下游地區各類蔬菜將提前上市,豆制品替代源日益增加。3月份關內豆區受氣溫加快回暖影響,因遇雨收獲的豆源水分偏高,劣變“紅眼”現象將加快,屆時價格有繼續下跌可能。
南北產區的豆源集中后移,未來行情依然會相互抑制。東北產區歷年少有的44%以上蛋白含量豆源在節前釋放較多,經過春節后集中補庫,后市行情將得到較好的支撐。但鑒于東北大豆總體糧質已超歷史極值,40%~42%蛋白含量豆源是企業和市場需求的主流,同時也是產區余量占比較大的主供類豆源,而3月份以后俄羅斯同類或優等級豆源入關量將大幅增加,進一步抑制東北大豆的釋放和價格運行,歸根結底,供大于求的格局難以轉變。
行情相互抑制   趨勢難以向好
豆市“寒潮”北起南壓,南北產區自2023年新季大豆上市后連短暫的反彈機會都未出現過,階段性下跌卻表現頻繁。按說春節前終端快節奏補庫會給產區行情帶來利好,但南北產區收購主體對未來趨勢均不看好,期貨豆一2401合約在交割來臨時觸碰至5000點后再度下探。國儲偶有新庫點開啟收購,但收購量較小,失去支撐動能,其他入市主體雖然門庭冷落,不見交糧車輛排隊,但依然時不時地下調收購價格。各類持豆主體缺乏提振因素,情緒受挫后大多會松動價格。
當前,東北產區40%~41%蛋白含量的毛糧收購價區域之間相差不大,多在4600~4760元/噸之間,經塔選不分離的大粒型混合商品豆主流裝車報價4880~5040元/噸;42%~43%蛋白含量的毛糧主流收購價4800~4900元/噸,塔選商品豆裝車價多在5100~5240元/噸之間;部分蛋白含量在44%~46%之間的高蛋白類品種裝車價在5400~5500元/噸之間;而不要求蛋白含量的6.5長孔大粒型豆源裝車報價僅5100~5200元/噸。
元旦過后,東北產區天氣條件很好,物流全面恢復,水運、陸路運費全面下調,鐵路運能得到緩解,外發量陸續增加,預計春節前東北豆源內轉外銷量達120萬~140萬噸,而這個流出量并非節前轉化量,有近20%的量是為節后籌備的。產區仍將有總產量約55%的豆源留到未來轉化,其壓力將使行情在俄豆入關增量后繼續呈現。
關內豆區江蘇“大乳白”裝車價6360~6400元/噸,“黑臍王”裝車價6300~6360元/噸,“翠扇”裝車價6540~6600元/噸;湖北產區“早熟537”裝車價7000~7100元/噸,“冀豆”主流裝車價6500~6600元/噸,部分有色選設備的裝車報價6800~6880元/噸。2023年新豆上市至今行情基本保持穩定。
最早上市的長江流域“雜花豆”受外圍產區價格影響,先期大量入倉的高價豆源已經出現虧錢,但仍不被市場接受。皖南安慶和鄂東黃梅因收獲期遇雨,當時認為較好的豆源,收購主體5400~5500元/噸的裝車價格存在待價情緒,現在5100~5200元/噸欲售卻無人問津;湖北主產區石首、公安、監利、江陵等地有不少當時5860~5900元/噸的毛糧認為是“到底”的價格,凈糧成本價多在6000~6100元/噸,現在裝車報價5960~6000元/噸僅有零星流通。
蘇北及魯、豫、皖“雜花豆”優等級商品豆裝車價5600~5800元/噸,經雨搶收的豆源價差較大,感觀好的主流報價5400~5600元/噸,感觀偏差的4840~5160元/噸,市場在節前均想采購好豆源,這類豆源連同賭市豆源集中后移,不僅質量會有大的變化,而且在3月份后行情相互影響會更加明顯。
1月份關內大豆現行價格變化不大,豆源流出量將與2月和3月平分,2月下旬至3月初終端經過短暫補庫后,將全面進入低轉化過程。建議各類持豆主體在第一季度盡量釋放壓力,因東北大豆未來趨勢不明,關內自然環境不利于高水分豆源存放,在南北豆市行情相互抑制的過程中,東北大豆的優勢繼續擠占需求較弱的終端市場。
消費低于預期   弱勢格局難改
春節即將來臨,常年同期豆制品轉化便進入一年中的高峰,然而目前各地加工企業和作坊轉化量僅比前期略增。嚴冬季節各地氣溫上升,蔬菜價格雖然上漲,但市場供應品種繁多,肉、蛋、禽和水產品供應充足,加之消費水平降低,以致餐飲業生意蕭條。從近些年大豆市場的表現看,一直沒有階段性漲幅的年份僅是2017年的東北豆市,而2023年以來,南北產區連短暫的上漲機會都未出現過,價格持續下滑使得參與主體的情緒低落到極致。
目前生豬價格仍較低迷,虧損局面放大抑制補欄節奏,豆粕需求減弱,進口大豆結轉庫存增加,外盤豆二已力不從心。各港口進口大豆分銷價在豆制品加工領域失去替代優勢,按說應該給國產大豆的轉化帶來利好,但弱弱的需求端已經給出了答案。
東北大豆現行價格已經進入谷底,但大量豆源滯留于產區,使得部分主體期待政策救市,有的則認為現行價格進入豆農種植成本線,除租地主體外,農戶按現行大豆價格加上各項補貼,不同區域生產一斤大豆的收益已達3.6~3.8元,國家明顯保護了“種豆農民的收益”,不宜過分依賴國家調節性儲備或壓榨補貼去拉動行情。即便未來有收儲政策出臺,也僅是適度減緩賣壓,會依據行情進行市場化運作,對整體行情拉升不明顯。一季度國產食用豆市主流以穩為主,供大于求的格局應視政策的落地去改變。受玉米價格大幅回落影響,究竟選擇種植玉米或大豆,農戶心中會有“小九九”。(原文刊登于2024年1月6日糧油市場報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