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由于2023年產新豆上市后走貨緩慢,基層余量較大,2024年陳豆結轉庫存偏高。2024年國產大豆供應寬松將奠定市場偏弱的運行基調,2024年國產大豆市場價格重心繼續偏低,但跌勢可能較上年減緩。
2024年需求疲弱可能繼續限制國產大豆價格的上行空間,疊加進口大豆供應量穩價低的預期,預計2024年國產大豆市場價格重心繼續偏低。但在國家發展大豆種植、穩定大豆價格、保護豆農利益的政策初衷下,加之經過一年多的持續下跌之后,國產大豆價格下行空間有限,跌勢可能較上年減緩。2023年,東北地區國產大豆價格整體下行,尤其是新糧上市后,價格重心下移十分明顯。第一階段(1月至6月上旬):東北地區國產大豆市場主要受收購政策影響,東北產區原本處于供強需弱、價格持續下行的狀態,為了“托舉”大豆市場、提升農戶種植積極性,國家多次出手、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使得農戶余糧得以快速消化,大豆市場頹勢明顯轉變。2月下旬,中儲糧多地直屬庫陸續上調大豆收購價、中儲糧油脂公司國產大豆競價采購底價上調、農業農村部舉辦產銷對接會等一系列舉措,對市場帶來提振,但在余糧庫存供應量大、終端消費不足的壓制下,漲幅有限。3月9日起,中儲糧內蒙古呼倫貝爾及大楊樹直屬庫提價0.05元/斤以上,不限蛋白,按照2.775元/斤入庫價收購2022年產國產大豆,隨后黑龍江各地直屬庫也隨之不限蛋白提價增加大豆采購。5月下半月,黑龍江在全省啟動地方調節儲備大豆收購,計劃收購總量47.88萬噸,截止期限為2023年6月15日,收購價格統一為2.775元/斤,不設等級價差。政策提振東北產區大豆價格應聲上漲后,持續高位穩定運行。第二階段(6月中旬至8月):東北產區大豆價格窄幅波動。6月中旬地方儲備大豆收購結束后,市場失去主力支撐,加之國產大豆拍賣持續、下游消費不足、湖北早熟豆上市對國產大豆行情帶來利空,但在余糧庫存緊張支撐下,下跌較為有限。進入8月下旬,雖然豆一期價上漲、國儲及省儲大豆拍賣溢價高成交、下游要貨好轉對行情帶來提振,但新陳交接、貿易商采購謹慎、等待新豆上市,需求并未放量增長,價格上行有限。第三階段(9月至12月):新豆上市,價格整體下跌。9月下半月,海倫、肇東等局部地區新豆開始零星上市,開秤價為2.50~2.60元/斤,明顯低于前兩年同期。隨著新豆上市量不斷增加,水分下降,市場供應充足,但下游謹慎看待市場,采購積極性不高,加之各地象嶼公司大豆收購價格不斷下調,使得產區大豆價格承壓下行。10月29日,中儲糧發布新季國產大豆收購公告稱,自10月30日起,按照2.505~2.52元/斤的入庫價在黑龍江和內蒙古多個庫點開收國標三等及以上凈糧大豆。雖然收購價低于市場預期,但不限蛋白,國儲收購政策的出臺仍對東北產區市場起到一定的“托底”作用,在此之后,東北產區大豆價格整體穩中趨弱。一方面,供應充裕,下游需求不足、銷區采購謹慎、走貨緩慢,進口大豆大量到港使得市場上方承壓;另一方面,中儲糧收購持續進行、農戶低價惜售、運力不暢、各主體觀望利好政策出臺等,又對行情帶來支撐。由于2023年產新豆上市后走貨緩慢,基層余量較大,2024年陳豆結轉庫存偏高。截至2024年第一周,東北地區大豆余糧仍有六成左右,南方地區大豆余糧仍有五至六成,且2023年國產大豆產量基數較大,加上中儲糧有陳豆輪出拍賣需求,2024年陳豆供應周期內豆源相對充足。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國產大豆播種面積1.57億畝,比上年增加345.1萬畝,增長2.2%;單產132.7公斤/畝,比上年增加0.7公斤/畝,增長0.5%;總產量416.8億斤,比上年增加11.2億斤,增長2.8%。《“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提出,2025年,力爭國內大豆播種面積達到1.6億畝,產量達到2300萬噸左右。當前國際局勢動蕩,國家高度重視糧油生產安全,積極加大宣傳及補貼力度,對農戶種植積極性起到穩定作用,加之大豆玉米復合種植及糧豆輪作的推進,預計2024年國內大豆種植面積將呈穩中略增的趨勢。國產大豆食用需求相對剛性,2023年國內大豆食用消費量預估在1600萬噸左右,即便2024年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大豆食用消費增量也較有限。在陳豆結轉庫存偏高、新豆供應預期不減的情況下,國產大豆供需寬松格局難以打破,2024年國產大豆市場將繼續承受來自基本面的壓力,不排除極端天氣下新季國產大豆出現意外減產。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進口大豆9941萬噸,同比增長11.4%。2024年,隨著居民消費水平出現一定程度的恢復,油脂及飼料終端需求用量預期較上年增加,進而帶動大豆整體消費量增加,但考慮到飼用豆粕減量替代行動帶來的制約,預計2024年國內大豆進口量維持在上年水平或略增的可能性較大。2021年國家啟動轉基因玉米大豆產業化試點工作,在科研試驗田開展,2022年擴展到內蒙古、云南的農戶大田。2022年7月20日,據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介紹,對于獲得生產應用安全性證書的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開展一定的試種試驗,目前正在有序推進。2023年試點范圍擴展到河北、內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個省區20個縣并在甘肅安排制種。從試點看,轉基因玉米大豆抗蟲耐除草劑性狀表現突出,轉基因玉米大豆可增產5.6%~11.6%。2023年12月7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14個轉基因大豆品種獲審定通過,12月25日首批轉基因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也批準發放,轉基因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有序擴大試點范圍,規范種植管理。未來轉基因大豆種植如何推進,需要看國家政策的統籌安排。但從國家一方面推進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一方面擴大大豆種植的政策導向上來看,提升自給率,多途徑確保油料供給及飼用養殖供給安全的方向是明確的,關注轉基因大豆發展推進可能對國內進口大豆格局帶來的影響和轉變。當前,巴西大豆產區降雨持續改善,即使前期干旱天氣對巴西大豆產量帶來不利影響,但在阿根廷恢復性增產的補充下,國際大豆供應依然充足,供需格局繼續向寬松轉變。短期來看,CBOT大豆期價1250美分/蒲式耳的支撐位已經打破,在二季度南美新豆上市后,南美大豆豐產逐步兌現,國際大豆市場承受的壓力將會更大,美豆期價弱勢下行的趨勢難以轉變,CBOT大豆期價1200美分/蒲式耳的支撐位將會繼續受到考驗。中長期來看,主要考慮新年度美豆種植面積及產量定調對市場的影響。在2023/2024年度美豆結轉庫存相對偏低的背景下,三季度國際大豆市場對天氣炒作的敏感度及積極性將會更為明顯,迎來階段性上漲行情的可能性較大。初步預計2024年國際大豆價格及國內大豆進口成本將呈現先弱后強、整體低位運行的態勢。2024年國產大豆供應寬松將奠定市場偏弱的運行基調,在此背景下,需求端的表現將成為市場的主要驅動因素。2024年需求疲弱可能繼續限制國產大豆價格的上行空間,疊加進口大豆供應量穩價低的預期,2024年國產大豆市場價格重心繼續偏低。但在國家發展大豆種植、穩定大豆價格、保護豆農利益的政策初衷下,加之經過一年多的持續下跌之后,國產大豆價格下行空間有限,跌勢可能較上年減緩。同時,后市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需要密切跟蹤,上半年國儲及省儲大豆收購情況、南美大豆定產及上市情況,下半年國產大豆及美國大豆種植生產情況,全球及國內經濟發展形勢,地緣政治局勢等都將會對國際及國內大豆市場帶來不可預期的影響。(原文刊登于2024年1月20日糧油市場報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