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巴西大豆收獲進度持續快于上年,美豆出口受到沖擊,美豆期價持續走弱。國內方面,春節前后大豆市場購銷清淡,豆農惜售令銷售壓力后移。春節后九三油脂集團等企業開始掛牌收購新季國產大豆,但收購價格不及市場預期,豆一期價本月破位下行。春節假期后下游出現一些豆粕補庫,國內油廠利潤情況尚可,但豆粕需求仍弱于上年同期,豆粕庫存仍處高位,現貨價格仍處下行區間。預計短期內,國產大豆基層庫存仍大,豆一期價短期內難言觸底,仍將弱勢震蕩運行。
南美大豆豐產壓力
國際豆價持續下行
2月,受播種提前及成熟期持續干熱天氣影響,巴西新季大豆收獲進度快于往年同期。據咨詢機構AgRural數據,截至2月22日,巴西大豆收割面積達到播種面積的40%,高于去年同期的33%。
巴西大豆提前上市,且出口報價低廉,對美豆出口銷售形成沖擊,CBOT美豆期貨價格本月持續下行。主力CBOT5月合約月末觸及1133.5美分/蒲式耳的近年來低點后,期價下跌幅度有所趨緩。
分析后市,利多因素:一是巴西、阿根廷大豆產量后市有一定的下調空間。截至2月底,美國農業部對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仍大幅高于市場預期,市場普遍預計后期美國農業部將對南美大豆產量進行一定的下調。二是2月末CBOT美豆期價已跌至美豆種植成本線附近,短期內種植成本對美豆期價將形成一定的支撐。
利空因素:一是美豆供需預期偏松。美國農業部在2月15日~16日舉辦的年度農業展望論壇上預測2024/2025年度美豆種植面積8750萬英畝,比市場共識高出100萬英畝,比上年提高390萬英畝。預測2024/2025年度美國農場大豆均價將跌至11.2美元/蒲式耳,同比下跌11.5%,創下2020/2021年度以來新低。美國農業部2月全球農產品供需報告同樣調降了2023/2024年度美豆出口數據,庫銷比上調至7.6%,環比增幅13.4%。二是巴西新季大豆陸續上市,雖然巴西大豆最終產量市場仍存在一定的分歧,但大規模減產的概率較小,加上阿根廷目前產量預期較為樂觀,市場普遍預計南美大豆本年度總體將增產。3月巴西大豆開始集中上市,阿根廷大豆也將于4月份開始收割上市,或對美豆進口形成進一步威脅。
市場購銷清淡
國產大豆落價
2月,東北產區大豆春節假期后購銷活動逐步恢復,市場購銷相對清淡,月末黑龍江蛋白39.5%國產豆收購價格4640~4720元/噸左右,較上月同期下調80~120元/噸。農戶仍存惜售情緒,產區基層余糧仍多,國產大豆供應壓力仍大。
后市分析,國產大豆基本面利空因素短期內仍將主導價格走勢,國產大豆供大于需格局難破。國產大豆連續兩年增產,國內食用大豆供應相對過剩。疊加國際豆市供需趨于寬松,國際豆價進入下行區間,2024年國家繼續推行大豆擴種政策,短期內國產豆市場難以走出低迷狀態。與偏空的基本面相比,2月份國產大豆政策層面利好頻出。一是2月份吉林地區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率先發布,2024年吉林地區大豆生產者補貼東部和西部地區大豆生產者補貼畝均高于玉米生產者補貼280元左右,中部地區高400元左右。二是九三集團2月18日起在黑龍江產區開秤收購2023年國產新豆,雖然收購價格并不理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緩解低蛋白大豆的購銷壓力。
期貨方面,本月隨著產區中儲糧新豆收購收尾,國內豆一期價持續下行,月末大連豆一主力2405合約下跌至4483元/噸的近四年新低,并有繼續下探的趨勢。期價重心較上月同期總體下移。
進口大豆成本下降
國內豆粕繼續下跌
2月,國內豆粕期價逐漸止跌橫盤調整,主力2405合約期價在2928~3080元/噸區間內窄幅震蕩。國內豆粕現貨價格繼續下跌,月末華東地區43%蛋白豆粕現貨平均價格3390元/噸,月環比跌幅40元/噸。現貨價格跌幅總體大于期貨,基差較上月同期繼續走弱。2月國內豆油現貨價格趨弱震蕩,總體表現強于豆粕,油粕比較上月同期略走強。
受國際豆價持續下行影響,進口大豆成本跌幅大于國內豆粕、豆油跌幅,油廠壓榨利潤有所回升。春節假期后下游備貨對國內豆粕需求形成一定的支撐,但豆粕總體需求仍弱于上年,豆粕庫存仍處高位。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2月底青島港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4700元/噸,較上月同期下降2.08%。2月23日,全國主要油廠進口大豆商業庫存611萬噸,較1月12日的階段性高點仍下降93萬噸;國內主要油廠豆粕庫存59萬噸,較1月19日的階段性高點下降44萬噸。
春節后受消費回落影響,生豬現貨價格下跌明顯。生豬市場仍處供大于需格局,市場豬源相對充足。雖然2023年底國內生豬加速出欄,但養殖端產能去化速度仍偏緩慢,供需形勢仍未轉變,后續出欄壓力仍大,疊加凍品庫存仍處于高位,國內豬價整體承壓。短期內生豬養殖業仍處產能去化階段,豬價承壓下養殖企業利潤情況不佳,影響飼料企業的豆粕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