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期貨在橫盤震蕩中安靜地度過了整個2月,3月首個交易日,期價終于耐不住寂寞,選擇向上突破,然而近日再度低迷。
豆粕期價反彈之路還能延續嗎?即將公布的USDA3月供需報告需要關注哪些方面?將給國內外豆類市場帶來什么影響?美豆依然橫盤震蕩,表現明顯弱于國內,造成內強外弱格局的原因是什么?
1、豆粕期價在短暫上漲之后偃旗息鼓,現貨成交放量也是曇花一現,期價反彈之路還能延續嗎?
上海東亞期貨研究所農產品部經理 許亮:國內豆粕近期走勢強于外盤,短期略有去庫,且期貨基差偏大;5月臨近交割前,基差修復的預期驅動了短期反彈。且巴西近期出口價格基差走強,也帶動了進口成本的抬升。國內現貨近期成交明顯走好,下游需求持續回升。在基差回補及成本抬升的情況下,國內豆粕仍有持續走強的概率。
長安期貨分析師 梁安迪:近期,豆粕期價上漲主要是受超跌反彈、巴西基差上漲等因素所致。現貨成交放量則是下游因價格上漲產生的追買情緒所致,不具有可持續性,當前國內豆粕供需基本面仍延續供強需弱的格局。不過,巴西農戶大豆銷售意愿偏弱,國內壓榨利潤較好,以及大豆產量仍存下調預期,巴西大豆基差的漲勢或將持續。受巴西大豆基差上漲,國內供需基本面邊際好轉以及美豆或存反彈可能的影響,豆粕期價或存逐步向上至3200元附近的機會。
中信建投期貨油脂研究員 石麗紅:近期豆粕價格強勢一部分源自美豆逐步出清利空傳導至國內引起內盤反彈,另一部分源自下游飼料企業豆粕庫存處于低位,養殖端需求的短暫恢復引致豆粕剛需補庫,這也帶來3月1日至3月5日豆粕現貨成交放量。回到基本面本身,在全球大豆供應充足、國內養殖行業產能出清的背景下,難以言說豆粕期價具有很強的上行動能。但同時我們也提示豆粕短期內下跌動能不算充足,盡管CBOT大豆價格偏弱,但巴西升貼水近期反彈,從成本端托底豆粕。此外,人民幣貶值風險也給予豆粕一些支撐。
華鑫期貨公司研究所所長 章孜海:2月下旬,大連豆粕先于美豆反彈,主力5月從3000點以下上漲至今,本周觸及3150,并與9月價差收斂,從2月下旬的起漲點63至最新85,上周五和周一連續大漲后,周二現貨成交量下降,期價當日震蕩,但目前現貨穩定在3250-3280,基差仍然具有一定的優勢,在現貨價格穩定的背景下,期價或仍有繼續反彈的空間。
2、即將公布的USDA3月供需報告需要關注哪些方面?將給國內外豆類市場帶來什么影響?
上海東亞期貨研究所農產品部經理 許亮:USDA市場關注仍在巴西的產量,當前不少機構有大幅下調產量的,也有上修的;去年巴西干旱引發了部分地區的減產。咨詢機構Patria Agronegocios表示,巴西2023/2024年度大豆產量料為1.4318億噸,同比減少7.4%。路透公布對USDA 3月供需報告中南美農作物產量的數據預測,分析師平均預計,巴西2023/2024年度大豆產量為1.5228億噸,預估區間介于1.48-1.56億噸,USDA 2月月報預估為1.56億噸。
當前巴西收割進度接近五成,產量將會逐步明朗,市場之前也因南美增產持續下行,一旦南美產量不及預期,可能帶動價格的低位反彈。
長安期貨分析師 梁安迪:USDA3月供需報告需要重點關注南美大豆產量。巴西方面,由于大豆生長期產區的不利天氣,巴西大豆平均單產存在下降預期,多數市場機構持續下調巴西大豆的產量預估,主流預估值在1.45億噸至1.53億噸附近,而USDA2月供需報告對2023/24年度巴西大豆產量的預估為1.56億噸,這表明3月USDA繼續下調巴西大豆產量的概率較大。
阿根廷方面,USDA2月供需報告對2023/24年度阿根廷大豆的產量預估為5000萬噸,低于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預估的5,250萬噸。若USDA3月供需報告下調巴西大豆產量幅度較大,帶來南美大豆整體產量的下調,短期可能會帶動美豆期價上漲,利多國內外豆類市場。
中信建投期貨油脂研究員 石麗紅:3月USDA報告整體亮點預計不多。美豆平衡表主要關注2023/24年度美豆出口、壓榨兩個項目的調整。受南美大豆上市的影響,近期的美豆出口節奏依然緩慢,較去年同期的落后程度已經大于USDA在2月份預估的出口量與2022/23年度出口量的差距,出口預估仍有下調空間。
壓榨方面,美豆1月壓榨量仍然處于歷史高位,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累計壓榨量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4.6%,高于USDA報告的預估,因此3月報告中對壓榨量的預估可能保持不變或者小幅上調。因此,整體上看,美豆出口預估下調或與壓榨預估上調抵消一部分,平衡表預計變動較小。
南美方面,Conab與2月USDA報告分歧明顯,盡管USDA在調整上偏謹慎,但在巴西官方機構Conab將巴西大豆產量下調至1.49億噸的背景下,預計USDA在3月報告中可能也會小幅下調巴西產量預估,范圍或在200-300萬噸。另一方面,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繼續維持對阿根廷5250萬噸產量預估,樂觀看待近期阿根廷產區面臨的少雨天氣帶來的影響。因此,預計USDA 3月報告對阿根廷產量預估調整不大。
相較于3月供需平衡報告,市場更關注4月初USDA發布的種植意向報告以及季度庫存報告,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美豆供需格局的翻牌,在此份報告中將披露美國農戶今年種植大豆意愿面積的變化情況以及美豆舊作庫存。目前市場對美豆新作播種面積的預估分為兩派:基于種植成本的預計為8800-8900萬英畝,基于農戶調查的預計為8600-8700萬英畝,屆時這些預估值都將在前述報告中披露,進而對CBOT大豆價格走勢產生影響。
華鑫期貨公司研究所所長 章孜海:周末USDA3月報告的市場焦點是美大豆庫存和南美大豆產量,市場預期是美豆庫存上調,南美巴西大豆產量下調,而阿根廷大豆增產能否覆蓋巴西大豆的減產。注意數據與市場預期的偏差對盤面的影響。
3、美豆依然橫盤震蕩,表現明顯弱于國內,造成內強外弱格局的原因是什么?美豆何時能掙脫震蕩走勢?
上海東亞期貨研究所農產品部經理 許亮:國內偏強基于基差和國內短期去庫引發。3月到港量明顯減弱,國內供應壓力減緩,而下游庫存不高,一旦價格有所企穩,下游補庫,容易引發價格反彈。海外市場仍擔心南美集中上市的壓力,迫于短期供應集中上市而走弱。
但是伴隨南美出口升貼水回升,進口成本并未跟隨美豆下行,表現為國內成本支撐。美豆繼續關注南美的上市和最終產量,一旦產量預期改變,增產不及預期或額外減產,海外則有走強的概率。否則海外近期持續探底的概率更大,可能維持到北美市場開始播種新作。
長安期貨分析師 梁安迪:連豆粕表現明顯強于美豆,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美豆盤面在1150美分附近橫盤震蕩整理,等待USDA3月供需報告的指引。如果USDA對巴西大豆產量調降幅度較大,則利多美豆期價。但受巴西收獲進度偏快,新季美豆種植面積增加,以及全球大豆供應寬松等利空因素的打壓,階段性上漲后美豆期價仍存在再次回落的可能。
中信建投期貨油脂研究員 石麗紅:盡管長期來看,CBOT大豆與內盤豆粕走勢具有高度一致性,但在短期內二者仍可能走出不一樣的行情,原因在于CBOT大豆與豆粕之間相隔“到港”、“壓榨”等流程。海外市場或許仍在計價南美大豆上市使得CBOT大豆承壓,但國內市場卻在圍繞2-3月大豆到港偏少、飼料企業豆粕庫存偏低引發剛需補庫等題材展開交易,這是近期內強外弱的重要原因。
美豆震蕩行情產生的原因在于市場對待南美大豆(尤其是巴西)豐產的程度存在較大分歧,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空頭信心。3至4月是阿根廷大豆生長關鍵期,降雨情況繼續影響著盤面走勢。此外,3月USDA供需報告、2024年種植意愿報告以及季度庫存報告也會進一步給予市場指引。綜合來看,多空因素交織下,我們認為CBOT大豆仍舊會維持一段時期震蕩,區間1100-1200。
華鑫期貨公司研究所所長 章孜海:2月末后,國內豆粕強于外盤,主要與兩個原因有關,其一,進口巴西大豆的貼水收斂,提高了國內進口大豆成本,以今天3月6日價格為例,國內進口巴西大豆到岸完稅價從2月29日的3659已經漲至3761,漲幅2.8%,同期CBOT大豆漲幅不足0.8%。
其二,國內豆粕庫存從1月下旬后持續降低,最新為54.68萬噸,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美豆觸及大豆種植成本后持續震蕩,市場消化前期利空后,繼續進一步大跌的空間有限,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大豆基金凈空已經達到創紀錄的19.1萬手,若出現基本面的預期差,一旦基金減持凈空,價格或將走出快速反彈行情。